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环杓关节活动与声门开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汉  尹保国 《耳鼻咽喉》1996,3(2):119-121
用8只犬实验并观察了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对环的关节的驱动作用,环杓后肌帐缩使杓状软骨外翻跨动,同时沿环杓关节面向外侧滑动,导致声带突向后,外、上方旋转,两侧杓状软骨相互远离,声门开大,杓斜肌除能协助声带突外展之外,还能有效地遏制声带突上旋,从而避免了声门开大过程中声带后部分上抬。环杓侧肌收缩使杓状软骨内翻跨动,声带突出前、内、下方旋转,膜间部声门闭合,杓横肌收缩除能使两侧杓状软骨向内侧滑动相互  相似文献   
42.
1 病例情况 董某,女性,18岁.因大便时肛门疼痛、出血3个月,于2003-12-21来我院求治.经检查诊断为肛裂,合并肛门狭窄,决定用激光气化挛缩的疤痕组织以解除肛门狭窄.常规消毒铺巾后,注射2 %盐酸利多卡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l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43.
用8只犬实验并观察了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对环杓关节的驱动作用。环杓后肌收缩使杓状软骨外翻跨动,同时沿环杓关节面向外侧滑动,导致声带突向后、外、上方旋转,两侧杓状软骨相互远离,声门开大,杓斜肌除能协励声带突外展之外,还能有效地遏制声带突上旋,从而避免了声门开大过程中声带后部过分上抬。环杓侧肌收缩使杓状软骨内翻跨动,声带突向前、内、下方旋转,膜间部声门闭合;杓横肌收缩除能使两侧杓状软骨向内侧滑动相互靠拢而关闭软骨间部声门之外,尚能借助于杓状软骨内侧面阻止声带突下旋,从而使声门闭合时声带后部不致出现下移。  相似文献   
44.
为了简化针麻拔牙的步骤,提高麻醉效果,通过在自己身上反复体验和临床实践,不断地改进,初步摸索出一种取穴少,方法简单,节省时间的不留针针麻拔牙法。1970年1月开始用于临床,共拔牙1067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材料方法与效果(一)材料1067例中,男887例,女180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75岁,病例选择与普通拔牙法适应症相同。(二)取穴  相似文献   
45.
枕窦位于小脑镰后缘,上连窦汇,下至枕骨大孔分为左右两支,循枕骨大孔侧缘向前,合于基底丛。其压迹称枕窦沟。在通常情况下因枕窦细小,故枕窦沟不甚明显。我们在颅骨的调查中,发现两例巨大的枕窦沟兼左侧横窦沟及乙状窦沟缺如,现报道于下:两例巨大枕窦沟的形态和位置基本相同,均起自枕内隆凸左侧,沿枕内嵴左侧向下,经枕骨大孔左侧缘向前,连于左侧颈静脉孔(图1)。然而,两例枕窦沟的粗细略有差异,测量其中部,例一:沟宽9mm,沟深3mm,沟内侧缘距枕骨大孔边缘4mm;例二:沟宽7.5mm,沟深2mm,沟内侧缘距枕骨大孔边缘4.5mm。此二例,除了枕窦沟巨大之外,左侧横窦沟及乙状窦沟均不显。相反,两例右侧横窦沟和乙状窦沟特别粗大,且与上矢状窦沟相续。右侧颈静脉孔亦显著大于左侧。测得两例右乙  相似文献   
46.
对60具成人尸体喉标本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发现半数的标本双侧声带稍不对称,声带并非总是固定于尸状位.通过对声带、小角软骨和杓状软骨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分析,认为小角结节为声门运动的缓冲装置.单侧小角结节病变.可引起两侧声带不在同一平面上闭合;双侧小角结节病变,可导致喉接触性溃疡和声门闭合时后端出现三角形缝隙.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60具成人尸体喉标本的观察与测量,着重分析了杓状软骨与声带和杓会厌襞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小角结节在声门开闭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旨在从形态学角度来揭示某些临床现象和声门运动异常的本质。  相似文献   
48.
驱使环甲关节运动的动力装置是环甲肌和甲杓肌。通过对8只犬的活体实验,证实在该动力装置牵拉下,环状软骨借助于环甲关节可以发生位移,而甲状软骨则相对固定;在单侧环甲肌的作用下,环状软骨可以发生偏转而引起声门偏斜,但不会引起喉扭转;只有在单侧咽下缩肌的作用下才会出现喉扭转现象  相似文献   
49.
环杓关节运动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对60具成人尸体喉标本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发现半数标本的双侧声带稍不对称,声带并非总是固定于尸状位。通过对声带、小角软骨和榴状软骨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分析,认为小角结节可能为声门运动的缓冲装置,单侧小角结节病变,可引起两侧声带不在同一平面上闭合,双侧小角结节病变,可能导致喉接触性溃疡和声门闭合时后端出现三角形缝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