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676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52篇
  2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法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的缺点,案例中心教学法(CBL)被应用于心内科教学。教学结果显示这一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2.
高中生责任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生责任心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责任心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中生责任心总体水平较高;②高中生在学业义务责任心上不仅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男),还有显著年级差异;③高中生在总体责任心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高一<高三>高二);④父母亲温暖因子与责任心有显著正相关(P<0.01);父母亲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因子与责任心有显著负相关(P<0.01;P<0.05);⑤父母亲温暖因子对总体、学业义务、集体义务和家庭义务责任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母亲温暖因子对社会义务责任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F=8.568;P<0.01);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对家庭义务责任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F=28.772;P<0.001),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对总体、社会义务责任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P<0.01);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因子对总体责任心有预测作用(F=8.584;P<0.001)。结论温暖理解的正向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责任心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胰组织结构变化和胰淀肽沉积情况,探讨淋巴淤滞对胰组织细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10月龄大鼠20只,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建立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造模后6个月取材,部分胰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刚果红染色;部分经冷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部分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结果 HE和刚果红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呈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脂肪堆积;胰岛淡染或着朱红色,组织间隙明显增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在胰岛及其周围,呈现胰淀肽强阳性棕褐色着色反应.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可见血管和扩大的淋巴管;胰岛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内可见大量脂滴样物质和胶原原纤维样结构.结论 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胰淋巴引流障碍,引起胰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间隙增宽,脂肪堆积,胰岛细胞间隙扩大,胰淀肽沉积等,这些结构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8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p16蛋白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544,P=0.003).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镜像组、振动组和结合组,每组30例.镜像组采用镜像疗法专用镜盒进行上肢和手部镜像训练,根据患者功...  相似文献   
996.
郭俊林  张立 《医学信息》2018,(17):71-74
目的 通过研究血浆MMP-2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表达,进一步分析MMP-2对近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身体健康的体检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浆MMP-2浓度,比较两组男性比例、年龄、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肌酐以及MMP-2水平;通过GFRACE评分核定实验组入院GRACE积分,观察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空腹血糖、血肌酐以及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和总胆固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累计发生MACE共16例(14.55%);基线入院GRACE评分、血浆MMP-2水平预测STEMI患者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747(SE=0.069,P=0.006,95%CI 0.597~0.863)、0.721(SE=0.077,P=0.016,95%CI 0.567~0.846)。结论 MMP-2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过程,对STEMI患者在院期间MACE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提高高职护生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护理缺陷防范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方法]对199名高职护生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训练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护理缺陷防范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护生护理操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生考核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有计划地对护生进行护理缺陷防范教育可增强护生护理缺陷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50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5年余"入院.患者5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时胸闷、胸痛症状,停止活动后约10 min左右可缓解,或含服麝香保心丸或硝酸甘油片也可缓解,患者平素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月经正常.曾入多家医院诊治,诊为心脏神经症并给予相关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今入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查体:心前区无压痛,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999.
术前预存式自体血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预存式自体血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择期手术且符合自体采血指征的患者进行采血预存,对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2002年至2008年自体采血共597例次,有34例次(5.70%)出现不同程度的采血不良反应,主要是与患者心理因素、身体状况和医务人员的穿刺技术有关。结论护士熟练掌握自体血采集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才能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前准备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运用家系为基础的相关性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ed test, FBAT)方法,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Taq Ⅰ和Fok Ⅰ)的关联。方法:纳入93个核心家系的93个先证者和155个一级亲属,先证者和亲属VDR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联合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法完成。结果:研究人群的T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6%和5.4%,未发现tt基因型,先证者父亲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母亲(9.8% vs 1.6%,P=0.005);研究人群的F和f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1%和42.9%。FBAT检验的加性模型、隐性模型和显性模型均未显示VDR Taq Ⅰ和Fok Ⅰ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gP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对中国人AgP家系成员VD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FBAT检验的结果未显示VDR Taq Ⅰ和Fok Ⅰ位点与AgP相关,其中VDR Taq Ⅰ位点有信息的家系数目较少可能影响FBAT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