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肌力不平衡而致脊柱力学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到其周围的血管、脊髓和植物神经等,引起相应的内脏和其它器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据1992年首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会议论文报告,至少有40余种疾病与脊柱的力学平衡失调有关,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这一学科的建立,为内脏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从而为许多难治性慢性病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正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近年来国内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针刀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方法:1.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针刀治疗前后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2.用X线开口位平片检测针刀治疗前后患者的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的减少程度和颈椎X线平片显示双边影、双突影或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变直、韧带钙化、椎间孔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1.CDFI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左右椎动脉的VP、Vm均有显著提高(P< 0.01),RI有了明显降低(P<0.05);2.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也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无论是颈椎生理曲度、双边影、双突影、还是齿突、棘突偏歪等病理改变均有了显著改善。结论: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状况明显改善及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的改变,消除或减轻神经、椎动脉受到的压迫、牵拉、扭曲等刺激,纠正了颈椎的力平衡失调,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机理之一。我们认为,针刀结合手法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针刀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方法:1.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针刀治疗前后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2.用X线开口位平片检测针刀治疗前后患者的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的减少程度和颈椎X线平片显示双边影、双突影或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变直、韧带钙化、椎间孔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1.CDFI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左右椎动脉的VP、Vm均有显著提高(P〈0.01),RI有了明显降低(P〈0.05);2.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也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无论是颈椎生理曲度、双边影、双突影、还是齿突、棘突偏歪等病理改变均有了显著改善。结论: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状况明显改善及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的改变,消除或减轻神经、椎动脉受到的压迫、牵拉、扭曲等刺激,纠正了颈椎的力平衡失调,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机理之一。我们认为,针刀结合手法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发病率较高 ,见于青壮年 ,多因弯腰姿势不正确情况下 ,搬运重物 ,突然扭转身体 ,引起腰部剧烈疼痛 ,活动不利 ,卧床困难。对工作和日常生活均产生一定影响。我科室对 6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 ,采用针刀加水针中药离子导入 ,治疗本病 ,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在 68例患者均属于门诊病人 ,男 42例 ,女 2 6例 ;产生年龄多在 3 5~ 48岁之间 ,平均年龄 41岁 ,曾有外伤史 1 5例 ,病程最长 5天 ,最短 0 .5天。2 临床症状本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 ,酸软无力 ,站立不稳 ,做各种活动时 ,用手…  相似文献   
35.
<正> 例1 患女,60岁,以腹胀、呕吐2d为主诉入院。20d前起出现腹胀、呕吐,无腹痛、腹泻,伴胸闷、烦躁、乏力、多汗。按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等治疗,症状无好转。查体:T37.1℃,P104次/min,BP20/8kPa,神志淡漠,消瘦外观,无突眼,甲状腺Ⅰ~0肿大,无血管杂音,心率104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手细颤。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血钾2.8mmol/L,血钙3.0mmol/L。血钠、氯、镁正常,血T_35.6nmol/L、T_4205nmol/L,FT_332pmol/L,FT_450.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与眼肌麻痹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并眼肌麻痹患者18例进行初诊时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检查。结果该组窒腹血糖值6.2~7.0mmol/L 8例,7.1-22.5mmol/L10例;餐后2h血糖6~9mmol/L8例,10-25mmol/L10例。病程为1个月至8年。结论眼肌麻痹发病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元明显关系,可能与动脉硬化、徽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足或B族维生素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并存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和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 268例妇女进行了问诊、触诊、红外线乳腺检查、B超、钼靶X线和病理样品等检查。结果2 268例妇女中患有乳腺疾病798例,患病率为35.18%,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18%,年龄以30-40岁组最高(46.30%)。职业是农民和工人较低,文教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较高(P〈0.01);患病原因与生育、未哺乳、避孕药物、人工流产、精神因素造成内分泌失调有关。结论乳腺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更全面地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8.
张秀芬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129-113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治疗必须经过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正确诊断,及时抢救,有效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39.
手术室感染通常是术中的接触传播和空气中浮游菌通过各种途径降落于手术创面而引起的感染.做好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良好有序的管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0.
肿瘤治疗中由于化疗或放疗引起骨髓功能抑制而致血小板急剧下降 ,临床通常输注浓缩血小板作为有效治疗措施预防患者出血以完成治疗方案。随着血小板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输注作用、输注效果及无效输注亦倍受关注。笔者对我院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 0 7~ 2 0 0 0 - 0 3在我院化疗或放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 5 2例 :男 37例 ,女 15例 ,年龄 2 6~ 74岁平均 5 1.4岁 ;其中肺癌和肺部转移癌 18例 ,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各 5例 ,直肠癌 3例 ,宫体癌、多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