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的并发症,了解经皮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本组共分析了92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合计177个病灶,在CT导向下对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每例患者均先后完成1~4次射频消融治疗,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 所治病例中未出现相关性死亡。射频消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3例,肿瘤内出血2例,进行性低血压1例,急性心包积液1例,一过性肝功能失代偿1例,胆汁瘤2例,肝内局限性胆管扩张3例,观察到肿瘤种植1例。结论 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安全的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之一。通过密切观察、操作细心及时处理出现的情况将会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8例盆腔复发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术前或术后给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确定.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结果全组8例患者8个病灶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NC)2例,进展(PD)1例,全组病例随访1年,死亡2例,其余6例存活,最长的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 18例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 结果 全组18例22个病灶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18例随访7~16个月,全部存活,近期平均生存期9.5个月.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肝动脉和经动脉门脉造影螺旋CT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肝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ography,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0例小肝癌灶CTATP和CTHA的图像,并与双期增强扫描进行对照。结果 CTAP病灶检出 92.2%,CTHA病灶检出率为90.1%。  相似文献   
85.
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是近十年神经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进展。目前微弹簧圈种类主要有 2种 :一种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 ,另一种是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采用GDC和MDS共栓塞治疗了 3 0例动脉瘤患者 ,3 1个动脉瘤 ,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了随访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3 0例动脉瘤患者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4 5岁 ( 1 9~ 65岁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1 2个 ( 1例患者为双侧后交通动脉瘤 ) ,前交通动脉瘤 5个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5个 ,颈内动脉C1 2段动脉瘤 6个 …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125I植入治疗复发和转移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07年7月,对29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在局部浸润麻醉下,CT、B超或腔内镜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间距0.5~1.0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粒子活度29.6MBq。结果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每例植入粒子12~67颗,中位数23颗。术后未发生出血、感染、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29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局部控制率术后3个月为55%(16/29),6个月71%(20/28),12个月45%(10/22),2年36%(5/14)。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和转移头颈部肿瘤可行,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栓塞治疗组(研究组)和5-FU+DDP+MMC+栓塞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结果:研究组的毒副反应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一年后随访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榄香烯乳具有疗效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福君  吴沛宏  黄金华  王群芳  陈林 《癌症》2000,19(3):284-286
上腔静脉狭窄及阻塞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一组常见的临床征侯群,多数为肿瘤压迫、侵犯上腔静脉所致.保守治疗方法(放、化疗)不能很好地解除症状,既往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再通,创伤大,适应证窄[1].我们应用介入手段,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该征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测定TIPSS前后犬肝组织丙二醛(MDA)和犬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分析TIPSS术后氧自由基变化与肝性脑病的关系。方法:选杂种狗18只,分别在TIPSS术前、术后5min和60min抽取颈静脉血测SOD,另在上述时间点取肝组织测MDA值并行镜检。结果:血SOD值术前为1066.80±90.14U/L,术后5min下降至948.00±52.51U/L,术后60min下降到749.30±74.93U/L(P<0.001)。而MDA术前为1.29±0.04nmol/mg(pr),术后5min上升到1.64±0.12nmol/mg(pr),术后60min上升到1.88±0.10nmol/mg(pr)(P<0.001)。肝组织中有白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变性及点状坏死。结论:TIPSS术存在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是TIPS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背景与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的血供改变.材料和方法 原发性肝癌病例33例,分别于TACE术前1~7天及术后40天~57天行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 结果 33例病例肝癌组织的HAP值、HPP值及HPI均值均与瘤旁正常肝组织有明显差异,TLP值与瘤旁正常肝组织无明显差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33例病例肿瘤残留区的HAP、HPI及TLP值均较治疗前减少,HPP无明显变化;肿瘤残留区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均与治疗前相似.肿瘤组织内碘油完全沉积区及完全坏死区无血流灌注;瘤旁正常肝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及HAP、HPP、TLP、HPI值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瘤旁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无明显影响,是准确、安全的治疗方法;CT灌注成像可以初步推断TACE术后病灶区仍有肿瘤残留,为原发性肝癌新的介入治疗模式--TACE术联合消融治疗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