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特征.方法对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发生的常见部位以及脑血管造影特征.结果颅内巨大动脉瘤一般瘤颈较宽,瘤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其占位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脑血管造影对显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部位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2.
<正> 病例男患,17岁,住院号25 62.于1986年10月3日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入院,非手术治愈.此次入院前呕血约500 ml,排柏油样血便约100ml.查体:T36.5,P105次/分,Bp11/7 KPa.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  相似文献   
63.
肺部实体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通过对肺部实体肿瘤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qucy ablation,RFA)治疗结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5例肺部实体肿瘤患者, 病灶数共54个,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随访2-6个月,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观察评价治疗结果。结果:RFA治疗后有48个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CT表现为肿瘤去血管化征象或合并有体积缩小。6个病变未能控制。结论:RFA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副作用小、安全,为较好的治疗恶性肺部局限性实体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问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0例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治疗组(15例),采用经皮穿刺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8mCi/颗,据TPS计划系统确定粒子放射性总活度和布源。B组为对照组(15例),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灌注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及顺铂。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7%,B组总有效率5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椎体(T12)转移1例;B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脑转移1例。结论: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人类恶性畸胎瘤PA 1细胞株染色体特性及p5 3基因的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G带核型分析、DNA碱基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经 2 0余年 4 0 7~ 4 4 5继代培养的PA 1细胞株染色体核型及p5 3基因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 :PA 1细胞株 80 %以上仍然保持近乎 2倍体的核型 ,30代以后的细胞由于第 15号染色体与 2 0号染色体间的相互易位形成了M 1及M 2标识染色体。RT PCR产物DNA定向序列分析显示具有野生及突变 2个带 (p5 3密码子 2 39突变 )。结论 :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 1细胞株经 2 0年的继代培养后 ,1个p5 3等位基因发生错义突变 ,另 1个仍然是野生型的。仅 1个p5 3等位基因发生突变 ,不足以引起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 ,研究PA 1细胞稳定核型的维持结构 ,在确定有关染色体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基因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人类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染色体特性及p53基因的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G带核型分析,DNA碱基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经20余年407-445继代培养的PA-1细胞株染色体核型及p53基因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PA-1细胞株80%以上仍然保持近乎2倍体的核型,30代以后的细胞由于第15号染色体与20号染色体间的相互易位形成了M1及M2标识染色体,RT-PCR产物DNA定向序列分析显示具有野生及突变2个带(p53密码子239突变)。结论: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经20年的继代培养后,1个p53等位基因发生错义突变,另1个仍然是野生型的,仅1个p53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足以引起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研究PA-1细胞稳定核型的维持结构。在确定有关染色体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基因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方法 测定18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MAGE-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8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MAGE-1 mRNA表达10例阳性、8例阴性;TACE治疗后11例阳性、7例阴性.治疗前后外周血MAGE-1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6%比61.1%.P>0.05).治疗前后肝癌患者外周血MAGE-1mRNA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0%比76.9%,20%比76.9%,P<0.05)、远处转移有关(85.7%比36.4%,100%比36.4%,P<0.05),而与肿瘤大小、血清AFP无关(P>0.05).结论 TACE治疗肝癌不会促进肿瘤的血源性转移,MAGE-1 mRNA可作为评估肝癌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转移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盆腔复发/转移恶性肿瘤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1~85岁,中位年龄为55岁.可评价病灶32个,病灶最大径3.0~12.2 cm,平均值4.8 cm.病例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G)为100~160 Gy,局部麻醉CT导向下采用2.96×107B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0.5~1.0 cm植入盆腔病灶内,随访观察局部控制率,总体生存率,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随访结束32个局部病灶评价CR 10/32,PR 13/32,SD 5/32,PD 4/32,临床受益率87.5%(CR+PR+SD),1年累计局部控制率为83.3%,2年累积局部控制率为62.5%;总体1年生存率87.7%,2年生存率73.1%,3年生存率45.7%,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疼痛缓解率21/23(91.3%).近期副反应轻微,远期副反应主要表现为3例Ⅰ~Ⅱ级放射性肠炎,1例Ⅰ级放射性膀胱炎,1例下肢长期麻木感,未见大出血、急性肺栓塞、盆腔脓肿、肠瘘、肠穿孔、窦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复发/转移性盆腔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复发/转移性盆腔恶性肿瘤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29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RFA),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鼻咽癌肝转移患者共29例,病灶总数61个,经RFA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肝脏病灶直径小于4.0cm的病灶共31个,4.1—5.0cm者14个,5.1-6.0cm者9个,大于6.1cm者7个,经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坏死者分别为29个(29/31),10个(10/14),4个(4/9),2个(2/7)。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消融(RFA)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是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国产腔静脉Z型支架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9例肺癌患者中,右肺上叶病变直接导致上腔静脉阻塞1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导致上腔静脉阻塞7例。右股静脉入路,将导管送入狭窄段远端并行DSA检查,测量狭窄段的长度和正常上腔静脉的直径。理想的支架直径应大于正常上腔静脉直径10%,支架长度应越过狭窄段两端1~2cm。术后应用透视或胸片观察支架位置,Doppler随访支架开通情况。结果:放置支架成功后,造影显示对比剂顺利通过开通的支架内,侧枝循环消失,平均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7.3±8.4cmH2O降为14.2±3.7cmH2O,支架放置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腔静脉Z型支架治疗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