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毛卫  张永宏 《贵州医药》2003,27(7):614-615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认为,胰腺缺血、微循环障碍及炎性介质在SA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20例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8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51.6岁。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组)20例,急性水肿胰腺炎组(MP组)30例。所有病例的诊断标准采用重症胰腺炎的CT分级标准及格拉斯哥分级法。正常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0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22.
黄妍  周力  张永宏 《贵州医药》2010,34(3):249-250
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很高。血液中长期反复内毒素升高可导致细胞因子反应,引起肝脏持续性损害,也是促使肝硬化并发症形成的重要原因。目前,传统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效应。我们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米雅BM片,通过检测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观察其疗效,探讨此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积累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我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健康向前发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从2002年12月25-30日,对临镇、麻洞川,万花、贯屯、青化砭、碾庄6乡镇、25个行政村,宝塔、南市2个办事处,5个社区共239名儿童进行了计划免疫工作现状专项调研。 这次调研按照乡镇(行政村)、办事外(社区)及常驻和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人员状况、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走访、查看,力求真实、全面掌握我区目前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制定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张永宏  周力 《贵州医药》2002,26(2):136-137
经颈静脉肝内支架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 ,特别适用于无外科手术指征的肝硬变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 。我院于 1999年 2月至2 0 0 1年 7月对 2 4例肝硬变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支架门体静脉分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我科收治肝硬变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4例 ,男 5 4例 ,女 2 0例 ,平均 4 9 3岁 ,肝功能按Child -pugh评分标准childB级 30例 ,C级 …  相似文献   
25.
例1患者男,24岁,干部。因敏感多疑伴行为怪异反复发作10年。于2000年4月8日第六次入院。入院后查体其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也未见阳性发现。精神检查:表情平淡,对周围环境不关心,接触被动,答话欠切题,有时独自发呆傻笑,思维散漫破裂,有被害和牵连观念,有被控制体验和被洞悉感,对家人不关心,意志减退,无自知力。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立即给予氯氮平50mg/d,第10天加至200mg/d维持。因出现过度镇静,换用氟奋乃静8mg/d,1周后加至16mg/d,2周后加至2mg/d维持,病…  相似文献   
26.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实施硬膜外手术后镇痛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下肢或下腹部手术[1],我院2008年8月-2010年6月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1.资料与方法 北京佑安医院1991~1996年因终末期肝病而死亡并进行尸检的80例患者,其中胆汁性肾病37例,非胆汁性肾病43例。临床诊断按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台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如肝功能、血生化、尿生化、肾功能等)取患者临终前化验,肝脏生化、肾功能采用COMBAS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用SPSS 10.0统计软件,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1ogistic回归。 2.结果:(1)胆汁性肾病的发生与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活动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表达水平与患者肝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治疗的43例HBV-ACLF患者和2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数量及其TIM-3表达水平。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 HBV-ACLF组ALT、AST、TBil、Cr、INR、HBV DNA、TBil/ALT比值及MELD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CHB组,Alb、PTA指标明显低于CHB组(P值均0. 05)。HBV-ACLF患者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数量为明显低于CHB组[(19. 13±13. 82)%vs (26. 75±11. 84)%,t=2. 401,P=0. 019],HBV-ACLF组CD3+CD56+NKT细胞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HB组[5. 53%(2. 95%~10. 20%) vs 1. 59%(0. 91%~2. 70%),Z=-5. 260,P 0. 001]。CD3+CD56+NKT细胞TIM-3表达水平与ALT、AST、MELD评分、IN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37、0. 414、0. 355、0. 335,P值分别为0. 000 1、0. 006、0. 021、0. 031),与PTA%呈负相关(r=-0. 313,P=0. 043)。43例HBV-ACLF患者中,早期患者为12例、中期患者为21例、晚期患者为10例,3组间CD3+CD56+NK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但呈增高趋势。中、晚期HBV-ACLF患者CD3+CD56+NKT细胞TIM-3表达水平分别为6. 50%(3. 16%~11. 45%)、8. 56%(4. 00%~10. 93%),均明显高于早期2. 58%(1. 92%~6. 02%)(Z值分别为-2. 284、-2. 641,P值均0. 05)。43例患者28 d存活组CD3+CD56+NKT细胞TIM-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28 d肝移植/死亡组[2. 98%(1. 94%~6. 88%) vs 8. 56%(4. 27%~11. 43%),Z=-2. 831,P=0. 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TIM-3表达水平增高,与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探讨免疫功能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SARS患者 10 7例 ,按照疾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治愈组 ,回顾性分析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免疫功能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SARS患者免疫功能在极期下降到最低点 ,呈现一过性免疫缺陷 ,此后迅速恢复。死亡组与治愈组比较 :疾病初期和进展期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的CD3 +、CD4+、CD8+在病初和进展期分别为 63 9.14± 2 87.0 8/62 8.63± 3 16.85,2 95.57± 191.0 1/ 3 3 3 .3 3± 188.64,3 0 0 .71± 10 6.76/ 2 51.85± 12 5.92 ,63 5.0 0±449.50 / 790 .0 3± 558.3 0 ,3 72 .0 0± 3 0 3 .3 7/ 4 17.0 9± 3 12 .0 4,2 52 .71± 14 7.44/ 3 3 8.43± 3 0 0 .3 6;极期和恢复期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死亡组和治愈组在极期与恢复期的CD3 +、CD4+、CD8+分别为 3 0 4.0 0± 84.2 6/ 70 1.97± 489.43 ,171.11± 78.84/ 3 99.41± 3 3 2 .40 ,13 3 .2 2±2 4.3 1/ 2 87.71± 199.88,3 4 9.50± 183 .84/ 112 0 .2 9± 565.42 ,2 0 2 .0 0± 10 1.89/ 645.12± 3 76.3 3 ,13 9.79± 87.0 7/ 4 53 .0 9± 2 51.0 6。结论 SARS确实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大  相似文献   
30.
病历摘要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于2008年5月收治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4~3 8.7℃,无关节疼痛、皮肤红斑,无咳嗽、咯血、体重下降,无尿频、尿急、尿痛.血液检查发现WBC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