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目的检测30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中p53基因的表达状垠及肿瘤其它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标本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Ⅳ级染色阳性率83.3%,Ⅰ~Ⅱ级15.4%,且不同级别染色有差异,PCNA均呈阳性,Ⅳ级病理染色阳性强度大于Ⅰ级。GFAP、S-100随病理级别升高而阳性率降低,VIM却随病理级别升高而升高。结论检测p53突变产物,可判定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预后,p53基因在星形细胞瘤发展、演化中有重要作用。PCNA可反映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及恶性程度。GFAP、VIM、S-100的测定也可了解其分化程度,三者结合可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疼痛发生的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62例伴有疼痛症状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多种病因可以引起多发性硬化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在急性疼痛中,Lhermitte征和急性神经根痛的发生率较高,而在慢性疼痛中,较常见的是感觉缺失性疼痛和痛性痉挛。经个体化的镇痛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结论综合分析、正确识别多发性硬化患者疼痛症状,及时给予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3.
2007年12月22日,由许贤豪教授发起的泛北京地区多发性硬化(MS)协作小组讨论会在北京市昌平区白鹭园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许贤豪、崔丽英、吴卫平、于普林、牛俊英、李泽宇、安中平、张晓君、张星虎、时秋宽、刘广志、高枫、王向波、董会卿、徐雁、王蕊、金莎、谢琰臣、黄德晖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随着新兴亚专科的血管神经病学迅猛发展,对神经病学临床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授课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增高[1-2],怎样在临床教学中使学生便于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别于传统的临床思维是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难点[3]。Seminar可译为“研究班”、“讨论班”,最初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其主旨是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Seminar学习模式主要目的是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这种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兴趣[6]。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利用脑脊液净化治疗仪对模拟血性脑脊液进行体外净化试验,评价该净化仪的稳定性、滤过效率与滤过承载量,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方法 选择健康人悬浮红细胞及生理盐水配制成2.5%、5%、7.5%的模拟血性脑脊液,脑脊液净化仪及配套的管路系统采用自行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产品,将此种模拟血性脑脊液按照未来人体试验的模式进行脑脊液净化仪的体外净化试验,净化参数设置参照正常人体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指标,分析净化前后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在滤膜最大承载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的红细胞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时需要的循环总量达到330 ml,而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要的循环总量分别为390 ml、420 ml。在红细胞去除率达95%以上时,2.5%、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循环总量分别为390 ml、450 ml、480 ml。在体外模拟人体环境的净化效果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单套滤膜净化循环6次后红细胞平均数由153 000个/mm3,下降到63 900个/mm3,下降率超过55%。结论 脑脊液净化仪能够有效去除模拟血性脑脊液中的红细胞,设备的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46.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自身免疫机制导致的脑部炎性疾病,其相关抗体可分为细胞内靶向抗原抗体和细胞表面靶向抗原抗体2类。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CNS-IIDDs)是一组免疫相关的特发于脑(包括视神经)和(或)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其与数种自身抗体(包括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等)相关。临床上,自身免疫性脑炎可与CNS-IIDDs重叠。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自身免疫性脑炎和CNS-IIDDs以及2者重叠的疾病特征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诊治建议。如要明确2者重叠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对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垂体瘤等的遗传基因及畸变的简介。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检测30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中p53基因的表达状况及肿瘤其它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标本中p53、PCNA、GFAP、VIM、S-100的表达.结果: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Ⅳ级阳性率 83.3%,Ⅰ、Ⅱ级15.4%,且不同级别染色程度也有差异;PCNA均呈阳性,Ⅳ级病例染色阳性强度大于Ⅰ级.GFAP、S-100随病理级别升高而阳性率降低,VIM却随级别升高而升高.结论:检测P53基因突变产物,可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预后,P53基因在星形细胞瘤发展、演化中有重要作用.PCNA可反映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及恶性程度,GFAP、VIM、S-100的测定也可了解其分化程度,三者结合,可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9.
重度脑损伤后局部电解质细胞膜酶与脑水肿关系(摘要)缪中荣,裘明德,张星虎,马茜,呼志斌大量实验报道伤后早期脑水肿与细胞膜结构酶活力下降等因素有关。但对损伤后早期电解质变化机制有争议,特别是与自由基变化相互关系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脑外伤后有关生化与病...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回顾性分析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方法与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84例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总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及药品比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应用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及甲泼尼龙治疗的患者,其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平均改善值分别为(2.14±0.34)分、(2.08±0.33)分和(3.20±0.54)分;平均总住院费用分别为(18407.45±4237.52)元、(11479.31±2458.36)元和(17630.07±3681.77)元;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81.33±118.49)元、(530.35±97.12)元和(656.36±102.23)元;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8.8±3.6)d、(22.2±4.2)d和(27.5±3.3)d。结论应用甲泼尼龙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优于应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的患者,但其总住院费用及日均费用较高。应用丙种球蛋白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不及应用甲泼尼龙的患者,且总住院费用及日均住院费用最高,但平均住院天数最短。临床医师应对疗效、费用和住院天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为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