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7篇
  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基于ABC2D量表指导下的精准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LVO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广东医科大学茂名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早期机械取栓术治疗的202例ALVOS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首选可回收支架结合中间导管部分回收进行机械血栓切除术(SWIM);试验组患者术前利用ABC2D量表对病因进行预判, 量表评分0~3分考虑栓塞性闭塞, 首选直接抽吸取栓技术(ADAPT), 若抽吸导管无法到位时选择SWIM技术;4~7分考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闭塞, 首选SWIM技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低于对照组[51.0(35.0, 78.5) minvs. 67.0(45.0, 100.0) min], 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0.00(4.75, 16.25)分vs. 13.00(8.00, 19....  相似文献   
62.
总结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5例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在给予保护性隔离基础上,根据病情行分阶段气道管理,第一阶段因烧伤后水肿程度不断变化,需保证人工气道固定良好,并保持气道通畅;第二阶段因气道黏膜坏死,需做好气道湿化,防止阻塞气管;第三阶段主要针对痰液的排出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预防。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配方的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康复手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治疗A组(29例)、治疗B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共三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A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采用正清风镇痛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关节松动术,对照组使用关节松动术,2周为1疗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周、2周、3周(停止治疗后1周)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肿胀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治疗结果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SF-MPQ和FMA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的SF-MPQ和FMA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的肿胀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疗效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关节松动训练可显著缓解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可改善其上肢功能,值得临...  相似文献   
64.
去甲万古霉素在SICU重症患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肝肾功能正常的重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9名肝肾功正常的SICU重症患者单剂量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 g静脉滴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和尿中去甲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并用Winnonlin软件处理统计药动学数据。结果 血药数据结果显示,药物的平均t1/2β为(4.79±2.61 h,t1/2α为(0.69±0.33 h,Vd为(0.41±0.44 L·kg-1,k10为(0.45±0.26 h-1,ρmax为(23.46±13.69 mg·L-1,CL/F为(88.66±69.04 mL·min-1;尿药数据显示t1/2β为(3.48±0.92 h, k为(0.21±0.06 h-1,12 h药物累积排泄率为(22.08±21.55%。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在SICU重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与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对此类患者的用药应注意药物浓度的监测,适时调整给药方案,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5.
与传统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图像相比,容积匹配更能直观反映患者体位与计划体位差别,从而对摆位误差进行实时修正。利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产生的兆伏CT(MVCT)与放疗计划所需的千伏CT(KVC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放疗前摆位纠正,寻找其误差及规律的研究报道罕见,故对 2011年6-8月 23例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肿瘤行螺旋断层治疗,探讨其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调查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动物及媒介中的分布情况,为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笼法在发病区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捕获率并进行鼠种分类,取其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无菌采集当地的牛、羊、猪、鸡、犬等动物血,并采集螨、蜱、蚊等节肢动物;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脏器及螨、蜱、蚊体内SFTSV核酸;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SFTSV总抗体.结果 东海县鼠类主要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臭鼩鼱、褐家鼠、小家鼠6种;野鼠捕获率较高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捕获率相对较低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各种鼠均有不同程度感染SFTSV,野鼠的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感染SFTSV构成比肝脏最高为26.32%(5/19)>心、肺的21.05%(4/19)>肾、脾、脑的10.53%(2/19);室内鼠仅有心、脑脏器检出SFTSV核酸阳性,且为单一脏器感染;牛、鸡SFTSV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55%和1.54%;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也携带SFTSV,而蜱和蚊未检出SFTSV核酸.结论 鼠类、牛、鸡及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可能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表达,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按Child-Pugh分级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健康体检的正常人31例为对照组。PT、TT、APTT、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可加重疾病,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调查某寒区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某部658名新兵进行训练伤调查.结果 658名新兵当中,共发生训练伤102例,累计发生率为15.5%,发生高峰在训练第6周,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31.4%(32/102)和68.6% (70/102).结论 寒区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合理的训练安排及科学施训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湿型肩凝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电砭石疗法)和对照组(针灸组)每组各58例,2组取穴及康复方案均相同,通过美国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电砭石疗法与针灸疗法在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比较,UCLA评分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及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力之间的评分在随访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疗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电砭石疗法在镇痛、改善肌力、恢复功能及总体评价上要优于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干姜中多指标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对不同产地干姜进行快速无损的质量评价,提高干姜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以其测定值为参比;采集不同产地干姜的近红外光谱,比较筛选出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最佳光谱区间,构建干姜各指标成分的最优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定量模型。结果建立的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最佳PLSR定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973、0.980、0.979和0.938,预测决定系数(RP2)分别为0.926、0.920、0.883和0.781,4个定量模型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均大于2,表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所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可以实现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干姜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