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心血管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们对近 2 0年 ( 1978~1999年 )间我院住院心脏病进行动态变迁分析。1 材料及方法收集 1978~ 1999年我院住院病员中的心脏病患者 170 66例 ,按国际心脏病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 ,各种心脏病诊断标准按国际通用的和我国制订的有关标准 ,以便比较 ,同一病员多次住院仅计算首次住院 ,尽可能避免重复统计 ,同一病员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脏病时按其主要诊断归类 ,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 ,均按冠心病统计。2 结 果2 .1 内科住院病员中的心脏病所占比例的变化  1978~ 1988年的内科住院患者总数 5 12 2 6例 ,其…  相似文献   
92.
珍珠生肌散为主治疗下肢溃疡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强  杜全胜 《河北中医》2000,22(5):353-354
下肢溃疡是发生于小腿下 1/3处内外侧的慢性溃疡,是一种较难速愈且反复发作的疾患,属中医学臁疮范畴。患者临床大多表现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994~1998年,我科采用自制珍珠生肌散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溃疡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 本组65例,其中男49例,女16例;住院34例,门诊31例;年龄35~77岁;病程≥20年2例,10~20年9例,5~10年18例,<5年36例;溃疡面积 1. 5 cm × 2.0 cm~ 5.0 cm ×15.0 cm。发病诱因;长期站立…  相似文献   
93.
皮肤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属中医学"瓜藤缠""梅核火丹""湿毒流注"的范畴。现从中医学的角度总结了张建强教授治疗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的临床经验。首先从疾病的病因着手,其次将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最后善于应用药物独有的功效治疗本病,得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4.
唐静  张建强 《光明中医》2011,26(1):29-31
邢月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为全国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治学严谨,临证注重辨证论治,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匠心独运,往往出奇制胜,屡起沉疴,颇多体会。笔者有幸随师临证侍诊,深感中医学之博大精深,今择其治疗咳嗽验案4则,管窥恩师点滴精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内镜下套扎术(EVL)与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法组(治疗组)58例,EIS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先用套扎术,再于每两结扎点曲张静脉内注射血凝酶1 KU.对照组用聚桂醇注射法进行硬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控制急性出血的止血率分别为95%、80%(P<0.05);1周后再出血率分别为12%、34%(P<0.05),3个月后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1%、76%(P<0.05).结论 EVL与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法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DA-LDL)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如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ACEI等,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给予予银杏叶注射液20mL×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空腹采集清晨静脉血,以检测MDA-LDL、血液生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及MDA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MDA-LDL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MDA-LDL水平。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逆转右心重构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632例非瓣膜病性房颤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72 h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检查,将伴有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例),于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数据,从而评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逆转右心重构的作用.结果 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右心房上下径[(54.13±6.06)mm比(49.72±5.96)mm,P=0.001;(54.13±6.06)mm比(48.37±5.53)mm,P=0.001]、右心房左右径[(39.29±6.38)mm比(35.09±3.15)mm,P=-0.023;(39.29±6.38)mm比(33.86±2.97)mm,P=0.014]、右心室基底部横径[(34.65±4.51)mm比(32.58±3.93)mm,P=0.033;(34.65±4.51)mm比(31.40±3.59)mm,P=0.043]、三尖瓣反流面积[(7.30±1.37)mm^2比(3.18±2.10)mm^2,P=0.001;(7.30±1.37)mm^2比(1.52±1.92)mm^2,P=0.001]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改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程度,逆转右心重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0.
矩形瓣与"Z"成形术相结合修复上唇全层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部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唇全层缺损,已有多种皮瓣修复方法报道,但对唇部和红唇的修复同时兼顾者较少,一般多将红唇的继发畸形留待日期修复,我们采用矩形推进唇瓣与“Z”成形术相结合Ⅰ期修复上唇和红唇组织缺损,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