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勇  张庆桥  祖茂衡  徐浩 《当代医学》2010,16(17):360-364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捕获支架置入预防犬肝静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家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各6只。实验组置入EPCs捕获支架,对照组直接置入支架。术后第1周每组处死一个亚组动物,取部分支架内组织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后第8周行肝静脉造影复查,处死剩余动物,然后取支架内及邻近支架肝静脉血管组织织用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第1周,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腔面内皮化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肝静脉造影复查,实验组支架开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20,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平均百分狭窄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08、4.50和5.52,P〈0.01)。结论 EPCs捕获支架可以促进肝静脉支架腔面的血管内皮生长,预防再狭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婴幼儿布-加综合征(BCS)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婴儿期诊断为BCS并行血管腔内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23个月,反复腹胀3月余,经血管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BCS。明确诊断后行血管腔内治疗,术后闭塞血管内血流通畅,尿量增加,腹胀明显减轻。结论婴幼儿BCS罕见,病情复杂,行血管腔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3.
平板数字减影旋转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旋转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旋转血管造影与常规血管造影的优点。方法:2006年2月,2006年6月期间使用Innova4100平板数字减影机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常规血管造影后68例患者同时接受旋转血管造影检查。使用AW4.2-07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INNOVACT重建。结果:脑血管造影检查22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3例,脑血管畸形2例;颅内动脉狭窄3例;肝动脉造影23例,均为肝癌;下腔静脉造影11例,显示下腔静脉血栓1例,膜性阻塞5例显示斜形隔膜2例,闭塞段危险交通支1例;肝静脉造影2例,显示肝静脉与支架解剖关系;结论:旋转血管造影检查优点:单次注射造影剂、单次检查即可多角度显示病变,相对于传统血管造影曝光量更少,造影剂用量也更少。旋转血管造影部不仅可以用于血管三维重建,也可以用于非血管管腔的和体内移植物体的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74.
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7例髂股DVT患者(右侧4例,左侧43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3例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对髂静脉明显狭窄者采用PTA(m=26)或PTA及支架置入治疗(n=7).结果47例患者皆溶栓导管放置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溶栓治疗24 h有效率为93.62%(44/47),48 h有效率为100%,血栓明显溶解率达80.85%(38/47).47例患者随访4~17个月(平均6.9个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35例,部分改善者8例,复发4例.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经颈静脉途径行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对比研究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和费用 ,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7月 ,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 6 9例 ,同期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PDA患者 111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费用等情况。结果 Amplatzer组技术成功率 98 2 % ,无并发症。未成功的 2例PDA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组全部成功 ,无死亡。并发症为肺不张 7例 ,气胸 4例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 1例 ,心脏骤停 1例 ,喉返神经损伤 2例 ,术后再通 1例。 12例患者术中输血 2 0 0~ 80 0ml,平均输血 (483 3± 2 16 7)ml。Amplatzer组平均总费用显著高于外科组 ,其中手术费用相似 ,器材费用前者 (封堵器 )显著高于后者(P <0 0 1)。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降低Amplatzer封堵器的费用 ,有助于其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测动脉导管未闭(PDA)最小直径和类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测量PDA直径的患者262例,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PDA类型的患者55例,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超声心动图测量PDA最小直径显著高于血管造影(P<0.01)。除5例漏斗型和6例管型PDA超声心动图与血管造影所见一致外,其余44例(80%)PDA类型超声心动图所见均与血管造影不一致。结论 选择经导管PDA封堵术适应证、封堵方法和封堵器型号目前应以血管造影为标准,超声心动图可起初步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77.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介入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疗效.方法 38例急性IF-VT患者来自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部经颈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左侧IF-VT或伴血栓蔓延至下腔静脉16例;左侧IF-VT伴左髂总静脉闭塞17例;左侧IF-VT合并左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伴血栓蔓延至下腔静脉3例;双侧IF-VT伴左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2例.血栓完全溶解33例,部分溶解5例.20例随访2~18个月,血栓复发2例.结论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不同类型急性IF-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3-2005年收治155例下腔静脉阻塞病例,根据下腔静脉造影表现,对阻塞近心端和远心端形态进行分类和统计,根据不同形态分别采用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穿刺破膜。并以1990-1997年治疗的150例下腔静脉阻塞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破膜穿刺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155例病例中,下腔静脉阻塞远心端形态可分为7种,即膜中有孔形(32例)、圆弧形(50例)、锥形(17例)、水平形(13例)、斜形(10例)、不规则形(19例)和伴交通支形(14例);阻塞近心端形态主要分为膜中有孔形、圆弧形、锥形和水平形。本组病例全部破膜开通成功,无一例发生心脏压塞和腹腔出血。对照组150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病例,在破膜中误穿心包16例,下腔静脉扩张后腹腔内出血2例。两组比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膜是下腔静脉阻塞介入开通术中的关键步骤,根据阻塞端的形态选择合适的破膜穿刺方向不仅可以提高破膜成功率,更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布加综合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确诊;肝细胞癌5例由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12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MRI及甲胎蛋白(AFP)进行综合诊断.所有患者均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及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随访采用肝脏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肝功能、AFP及下腔静脉通畅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介入治疗前后压力变化.结果 17例患者共进行了39次介入治疗,均成功,无并发症.下腔静脉成形术后:患者随访2~90个月,1例下腔静脉再闭塞,经第2次血管成形术开通.TACE术后:2个月时随访,所有患者均生存;15例随访6个月,13例生存;12例随访12个月,10例生存;8例随访24个月,5例生存.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学的(20.5±2.1)cm H2O(1cm H2O=0.098 kPa)降至(3.6±1.0)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P<0.05).结论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MRA在介入诊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患者经DSA证实为BCS合并肝静脉血栓并接受介入治疗,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MRA检查,对比分析MRA与DSA对显示肝静脉血栓的能力及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MRA共显示肝脏静脉51支,包括肝静脉血栓40支,副肝静脉血栓8支,肝静脉通畅3支;对其中40支肝脏静脉行DSA检查,发现肝静脉血栓33支,副肝静脉血栓4支,3支肝静脉通畅。与DSA对比,MRA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敏感度为97.22%(35/36),特异度为75.00%(3/4),准确率为95.00%(38/4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2,P〈0.01),临床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结论 MRA能全面、准确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对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