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通过120例健康人足、手甲襞微循环检查并对比,发现足甲襞微循环管襻排列、数目、长度、管径、形态、乳头等指标与手甲襞微循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得出足甲襞微循环正常值。指出足甲襞微循环与手甲襞比较有自己的特点,为足甲襞的临床微循环应用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3.
邵洪波  张庆富 《中国微循环》2005,9(2):92-95,i003
目的探讨碱烧伤初期家兔球结膜微循环(BCM)变化规律及机制,并进一步研究纳络酮(NAL)对烧伤后初期微循环的紊乱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将20只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烧伤组和烧伤+NAL组,观测致伤前和致伤后共五个时相,分别为烧伤前30min、烧伤后即刻、烧伤后30、60120min(分别记录为T0、T1、T2、T3、T4);烧伤+NAL组在致伤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NAL干预。结果两组后四个时相的总积分和形态、流态、周围状态的积分值分别与自身T0时相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且对红细胞聚集状态、流速以及微血管管径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碱烧伤后家兔的球结膜微循环有严重的改变;而NAL对微循环的变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4.
高压电烧伤病人浸浴治疗后皮肤微循环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浸浴疗法对高压电烧伤病人外周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WX-9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观测50例严重高压电烧伤病人浸浴前后足甲襞微循环变化.观测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三方面共十六项指标.本组病人男47例,女3例,年龄14~45岁,平均年龄(24.32±11.33)岁,电烧伤面积7%~45%,平均烧伤面积(20.3±11.6)%.结果 与浸浴前足甲襞微循环指标比较,浸浴后管襻清晰度好转,管襻数目增多,长度增加,管径增大,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减轻等.结论 浸浴疗法对高压电烧伤病人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肝脏微循环血液灌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高压电烧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实验组)和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1万伏实验高压电击系统复制家兔高压电烧伤模型,采用LISC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图像仪(LDPI)对家兔高压电烧伤前、即刻、1、2、4、8h肝脏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进行动态观测。结果与对照组同时相比较,实验组高压电烧伤后各时相肝脏左、右外叶血液灌流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电击前比较,电击后各时相血液灌流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压电烧伤可导致家兔肝脏血液灌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56.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程同期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晚期不宜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例放射治疗后程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0年3月,将130例不宜手术的晚期食管癌病例随机性分为后化组(66例)和单放组(64例)两个组,后化组于放疗的后程同期用2周期化疗(DF方案),单放组作为对照。[结果]后化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3.3%;单放组分别为46.9%、17.2%;后化组与单放组转移率分别为21.2%、37.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后化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单放组。[结论]不宜手术的晚期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同期后程2周期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1、3年生存率,毒副作用则有明显加重,但经治疗后病人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其对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将147例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n=67,发生放射性肺炎)和对照组(n=80,未...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儿童左、右足甲襞微循环异同点,为足甲襞微循环检测在临床上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对60例健康儿童分别检测左、右足拇趾甲襞微循环19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左足甲襞微循环形态、血液流态、血管周围状态各项指标与右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健康儿童双足间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检测微循环对,可任意选择左足或右足拇趾甲襞。  相似文献   
59.
体位改变对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对52名年龄均为6岁的健康儿童行左足甲襞微循环观测。受试儿童取仰卧位、坐位及站立位.分别观测三种体位下的足甲襞微循环十九项指标,并进行三种体位下微循环两两比较,探讨体位改变对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管襻数目、输入校和输出枝长度、输入枝和输出枝及襻顶直径、微循环血流速度等随体应改变出现显著性变化,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指出观测儿童足甲襞微循环时,特别是动态监测的病例,应固定在同一体位下观测,以减少观测误差,提高足甲襞微循环的研究水平。认为仰卧位是儿童足甲襞微循环观测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60.
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感染期皮肤微循环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感染期微循环改变及其特点。方法 用WX-9B型及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56例处于感染期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烧伤面积19.2%±8.2%)足甲襞微循环(food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FNM)变化,并与同样数量健康人比较。观测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三方面共十六项指标。结果 中小面积烧伤病人FNM在感染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主要表现为管襻缩短、管径变细、微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存在、血液灌流量减少、襻周有渗出等。结论 中小面积烧伤可引起全身微循环改变,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时可采用改善微循环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