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目的:了解学龄前男童外生殖器健康情况,做好男童外生殖器疾病的保健指导。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3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入园体检的2-6岁男童582名进行外生殖器的常规检查。结果:582名男童中发现各类疾病459人,总检出率为78.86%,以包茎检出率最高,达42.78%,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生殖器健康对于许多人还是个观念“盲区”,通过对家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督促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检查,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做好咨询和指导,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22.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外阴呈局限或弥漫性皮肤黏膜变白、褪色,表皮粗糙、肥厚、增生、角化;或萎缩、变薄、弹性降低;或粘连、干裂,并伴有其他症状,类似于中医病症中的"阴痒""阴蚀""阴痛",为妇科常见慢性疑难疾病。武权生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患者肝肾阴血不足,血虚精亏,血虚生风化燥,经络阻滞不通所致。该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治疗上滋养肝肾以治本,祛风止痒以治标,药用滋养肝肾方加减合外阴外洗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3.
<正>胎漏、胎动不安是妊娠期间常见病,而安胎又是中医妇科治疗优势之所在,笔者以自拟健脾安胎方在临床治疗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12年310月就诊的胎漏、胎动不安且辨证属脾虚证的患者36例。年龄2210月就诊的胎漏、胎动不安且辨证属脾虚证的患者36例。年龄2229岁,平均26.8岁,病程129岁,平均26.8岁,病程13天,平均1.42天。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天,平均1.42天。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胎漏"、"胎动不安"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评价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口服艾附暖宫丸,6 g/次,2次/d;观察组口服加味少腹逐瘀汤,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进行痛经、其他盆腔疼痛症状及盆腔疼痛体征评分;寒凝血瘀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HP-5)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1(sFl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检测治疗前后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记录止痛药物使用量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痛经、其他盆腔疼痛症状(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排便痛等)和盆腔疼痛体征(盆腔压痛、骶韧带触痛结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痛经、盆腔压痛、骶韧带触痛结节的消失率分别为67.35%(33/49)、73.33%(33/45)、77.27%(34/4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5.83%(22/48)、48.84%(21/43)和52.27%(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χ2=5.565,χ2=6.026,P<0.05);观察组EHP-5和寒凝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EGF、MMP-9、IGF-1、NGF、SP、CGRP和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GE2、COX-2、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χ2=5.307,P<0.05);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30.61%(15/49),低于对照组的52.63%(20/38)(χ2=4.315,P<0.05);对照组平均每个月经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寒凝血瘀证患者可调节神经血管生成机制,减轻疼痛,促进相关疼痛消失,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艾附暖宫丸,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该组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患者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提高。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减轻个人、家庭及社哙负担。  相似文献   
126.
HBV对肝癌细胞中AKR1C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HBV对肝癌细胞中AKR1C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HepG2.2.15和HepG2细胞中AKR1C1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构建AKR1C1基因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分别与HBV、HBx、HBs、HBp、HBc的表达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活性。结果AKR1C1基因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高于HepG2细胞1.5倍;在HBV表达质粒与AKR1C1基因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共转染的HepG2细胞中,虫荧光素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为对照组3.37倍;相对HBs、HBp、HBc,HBx升高虫荧光素酶的活性的作用最强。结论HBV可以增强AKR1C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促进AKR1C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HBx在这一转录激活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6个县(区)15~69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2024人。调查居民的健康理念和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55.4%和45.3%,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形成率为60.6%,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61.3%和59.9%,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健康技能总体掌握率为36.4%,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46.7%和26.7%,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城乡差异较大,需根据不同地区的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逐步提高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月经周期第1天至月经周期第21天加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炎性因子(IL-16、IL-8、TNF-α)、左右两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最大血流速度、PI、RI)的差异。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改善血流动力学,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9.
浅谈社区慢病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基础性、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形式.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根据我国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提倡群众"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就医模式",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根据我院社区发展现状,就如何搞好社区慢病管理谈些个人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0.
张小花 《吉林医学》2023,(3):620-62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联合肝纤维化(肝纤)四项定量检测对鉴别乙肝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1月在宜黄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60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亦为无肝硬化患者组)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HBV-DNA、HBsAg联合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比较两组联合检测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试验组HBV-DNA、HBsAg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HA、LN、CⅣ、PC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A、LN、CⅣ、PCⅢ见表,比值越大,灵敏度越高,在临床诊断和动态监控病情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HBsAg与HA、LN、CⅣ、PCⅢ水平均呈现负相关性。结论:HBV-DNA、HBsAg水平与HA、LN、CⅣ、PCⅢ水平均呈现负相关性,HBV-DNA、HBsAg联合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乙肝肝硬化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