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6.2,治疗前为18.5±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8.5;对照组为22.6±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5 d,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内生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外固定两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本院确诊收治的住院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30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后随访1-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研究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相比,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其正确的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4.
赵迎宾  张小林  孟玲 《中国药业》2009,18(21):50-51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降低退药率的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急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急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病情改变、药物不良反应、医生不合理用药、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等。结论院方应加强管理,制订合理用药考核办法和退药制度;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中104例得到回访,98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6.2%.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36.
本文着重讨论病人住院期间应用新特药品管理问题,提出了新特药由病人自己保管的宗旨和护理方法.自己保管的治疗实践体现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对住院病人的全面康复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完善新特药品的管理,结合护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使病人对疾病治疗用药的信息得到了全面了解,密切配合,相互沟通,让病人参与自我管理的角色,为新特药品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基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中医脾胃理论探讨从脾论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机理。分析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脾为之卫的生理特性与肠道的消化吸收、免疫调控的功能相契合;健运脾胃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恢复;健脾益气类中药及复方制剂可显著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调整菌群失衡状态,在恢复肠道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故肠道微生态、脾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三者关系密切,从脾论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现代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8.
周期性瘫痪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发作时大都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的水平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临床上以低钾型常见。现将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8例周期性瘫痪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肱三头肌两侧人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中104例得到回访,98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6.2%。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