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FK506作为宏嵌合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中,骨髓移植前对受体预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 方法 100只雄性C57BL/6和60只雌性BALB/C小鼠分别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雄性ICR小鼠15只作为无关第三品系用以检测移植耐受状态的特异性.将60只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无处理对照组、单纯FK506组、单纯骨髓细胞移植(BMT)组、实验组(FK506 BMT)和无关供体对照组,每组12只.FK506诱导及维持方案是皮肤移植前对受体小鼠先给予大剂量FK506腹腔注射(3 mg/kg×2 d),移植当天尾静脉输注2×107个骨髓细胞,再以小剂量FK506(0.5 mg/kg×7 d)短期维持治疗.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时间、对第三方皮肤的排斥反应及对供体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 结果常规剂量的骨髓输注或短期FK506治疗并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没有宏嵌合形成.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24.0±1.5)d比无处理对照组(9.6±1.1)d、单纯FK506组(10.5±1.6)d、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10.3±1.5)d、无关供体对照组(9.8±1.1)d明显延长(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组供者特异性抑制率80.55%±14.10%明显高于单纯FK506组38.65%±12.43%及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35.41%±8.99%(P<0.05),实验组宏嵌合呈阳性. 结论采用短期大剂量FK506这一温和的非照射预处理方法,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能够促进宏嵌合的形成及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12.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结肠镜辅助下术前经肛门置管减压,以及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探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治疗选择.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8月治疗11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在结肠镜辅助和x线指引下经肛门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梗阻部位的近端肠管进行减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腹围、腹腔内压力、腹平片等的变化,评价肠梗阻的治疗效果;(2)肠梗阻缓解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后行择期腹腔镜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结果 (1)置管减压5~14 d后,11例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均有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2)11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一期切除、吻合手术;(3)11例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4)平均随访15.2个月:局部复发率为9%(1/11),切口或穿刺孔种植率为0(0/11),无瘤生存率为91%(10/11).结论 结肠镜辅助术前减压,联合腹腔镜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肠梗阻安全有效,此法可能成为治疗左半结肠癌的最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背部弹力纤维瘤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病理改变,近远期手术疗效.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50~77岁,中位年龄65岁.发病部位均为肩胛下角,3例为双侧病变,7例为单侧病变.7例患者局部疼痛不适伴上肢活动时背部异物感,3例术前无症状.结果 本组10例,肿物直径4~12 cm,平均为(7.46±2.70)cm.除早期3例外,近期7例患者在手术前不依赖组织学检查而依据典型发病部位(肩胛下)及典型影像学(超声和/或CT、MRI)表现作出正确诊断.手术方式为全麻下肿物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伤口积液(3例).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后治愈.手术后以超声局部检查随访,随访时间4~125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无复发.结论 弹力纤维瘤是可以不依靠组织学检查,单纯依据典型体检结果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在手术切除前即可作出正确诊断的独特类型.局部切除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大鼠移植胰腺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同系大鼠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大鼠移植术前和术后5 min静脉注射NF-κ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roDTC)(15 mg/kg),移植术后24 h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糖、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NF-α mRNA、MIP-2 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移植后24 h ProDT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MIP-2水平、胰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含量、TNF-α mRNA、MIP-2 mRNA、ICAM-1 mRNA表达、MPO活性均升高,而ProDTC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4 h血糖、脂肪酶水平在PmDTC组[(9.1±2.8)mmoL/L,(192±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1)mmol/L,(297±31)U/L,P<0.05].ProDTC组胰小叶间质水肿和胰小叶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结论 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上调了TNF-α、MIP-2、ICAM-1表达从而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外源性应用NF-κB抑制剂ProDTC可以减轻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一家教学医院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2—2005年90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对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03例患者中,结肠癌518例,占57.4%;直肠癌385例,占42.6%。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8%(197/903),结肠癌为18.3%(95/518),直肠癌为26.5%(102/385)。其中会阴部伤口感染、腹部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较常见。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1.2% (8/717),在结肠癌为0.8%(4/518),直肠癌为2.0%(4/199)。2000年前、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急诊手术的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0%。急诊手术的病死率为3.8%(3/80),择期手术为0.5%(2/438)(P= 0.028)。结论2000年后新技术的引入并没有改变结、直肠癌患者住院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肠白塞病的诊治问题(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辅助次/全结-直肠切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次/全结一直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3年3月~2005年11月。行腹腔镜辅助次/全结一直肠切除术8例。年龄33—65岁,中位数44岁,包括结一直肠多发肿瘤1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家族性息肉病2例,慢传输性便秘2例。行回肠储袋一肛管吻合3例、回肠储袋一直肠吻合3例、盲肠一直肠吻合2例。预防性回肠造瘘5例。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协助下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5—7.5h,中位数6h。术中出血量150—400ml,中位数200ml,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48h进食。8例随访4~31个月,中位数25个月。腹腔内残余感染1例(溃疡性结肠炎),吻合口狭窄1例(家族性息肉病)。结论腹腔镜辅助次/全结一直肠切除术能够安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根治术3例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陆少美,张自顺,颜南生,张同琳张能维,李强,任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器械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的范围和适应证不断扩大。1993年,Lar-ach报道了4例直肠癌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47例门脉高压症术后近期死亡病例。主要死亡原因有器官衰竭(肝、肾衰竭,ARDS、MOF等)、再出血以及腹腔感染。造成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打击和出血。影响术后近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术前病人的肝功能分级和手术时机。肝功能ⅠⅡⅢ级的死亡率分别为:8.1%,11.3%和52.1%;急诊手术术后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手术方式对术后近期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文章对减少死亡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国目前肝癌与非肝癌病人行肝移植治疗的风险及长期生存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晚期肝癌病人行肝移植手术治疗风险及长期生存情况,并与同期所行另外19例非肝癌病人的肝移植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肝癌病人的手术前凝血状态好于因其它非肝癌原因而接受肝移植的病人,与此相应的手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量、术中输液总量均少于非肝癌病人,手术中因出血而导致的低血压时间短,手术后较恢复顺利,围手术期病死率低。虽然肿瘤复发所致的远期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肝癌病人,但是,总生存率与非肝癌病人无明显区别,部分病人可长期无瘤生存。结论:现阶段肝移植仍是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的肝癌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部分病人有无瘤长期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