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 ,误诊率高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复杂而无规律性 ,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该病大部分属恶性肿瘤 ,所以目前仍是临床上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回顾我院1 990年~ 2 0 0 1年 7月住院治疗的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小肠肿瘤 2 5例 ,通过对这组病例的临应资料总结分析 ,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  2 5例中男性 1 6例 ,女性 9例。年龄最高 70岁 ,最小 5岁 ,平均 47 8岁。 2 5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 1 8例 ,其中腺癌 7例 ,平滑肌肉瘤 6例 ,淋巴母细胞肉瘤 1例 ,恶性淋巴肉瘤 2例 ,粘液癌 1例 ,恶…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血液病的治疗效果、适应证以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至2010年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35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脾切除对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脾切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确切,有效率分别为87.5%、100%和83.3%。结论脾切除对内科治疗无效的良性血液病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PSE)后脾脓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PSE术后脾脓肿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引导下应用PTC针或注射器行脓肿穿刺抽取脓液后腔内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血常规、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穿刺次数1~2次,平均1.2次,所有患者术后1周发热、腹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2周症状消失。术后1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例临床症状均消失,5例痊愈,1例有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治疗期间无腹腔出血、腹膜炎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10%氯化钠溶液腔内注射治疗PSE术后脾脓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成为治疗脾脓肿的临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共转染小鼠B7-1和CD1D 基因对小鼠胰腺癌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将表达B7-1和CD1D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包装细胞系,然后转染入胰腺癌细胞。用PCR和Western方法鉴定细胞表达;用B7-1和CD1D 阳性的细胞在体内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结果:B7-1和CD1D 阳性的细胞在同基因小鼠体内能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生长。结论:B7-1基因和CD1D 基因共转染肿瘤细胞,能抑制肿瘤生长,可能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术前口服希罗达化疗联合放疗在提高晚期直肠癌手术切除率中的作用.方法 27例Dukes C,D期直肠癌患者,5周内分25次接受总量37.5~45Gy放疗,放疗期口服希罗达750mg/m2,2次/d;放疗5~7周后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77.8%(21例)患者术前治疗获得显效,27.6%(8例)患者经过放疗和化疗后,肝或肺孤立转移灶消失,肿瘤由Dukes D期降至C期,22.2%(6例)无明显变化;26例患者获得二次手术机会,70.3%(19例)到根治水平,其中63%(17例)成功保肛.14.8%的(4例)切除远期转移灶;1例拒绝手术.手术治疗患者术后4~8周康复出院,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放疔和化疗均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皮肤粘膜反应和乏力.结论 术前放疗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直肠癌根治切除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第10天APACHEⅡ评分及第10天CT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两组血小板计数也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 尽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胃癌手术治疗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影响胃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胃癌治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分析我院2000—2005年10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统计术后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对胃癌的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及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术后化疗等与胃癌的预后相关(P〈0.01)。结论: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及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以及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预后主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