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肿瘤的血液供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内的血管形成方式有三种 ,即肿瘤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mimicry)和马赛克血管(mosaicvessel)。肿瘤血液供应来源于宿主 ,但肿瘤内的血管却因为适应肿瘤异常的生物学行为 ,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正常血管有一定的差异。肿瘤血管的特殊结构有利于肿瘤组织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荆州市不同时期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9年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资料,根据发病率高低,将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分为2011—2013年(高)、2014—2016年(中)、2017—2019年(低)3个时期,采取趋势面、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3个时期一二期梅毒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一二期梅毒4 715例,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高发区域逐步从西北部(2011—2013年)向中部转移(2017—2019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在2011—2013年、2014—2016年呈正相关,且有空间聚集性(Moran’s I=0.333 6、0.210 5,均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值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集中在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4—2016年主要集中在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7—2019年主要集中在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主聚集区在公安县、江陵县,共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至2011年8月15日(RR=4.14,LLR=93.55)。结论 3个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均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逐步缩小,2017—2019年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为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方法 从腹膜透析患者的换液操作,操作环境,器械消毒,窦道口消毒,外接管理换及专人操作等方面判断是否正规,并对正规和非正规操作情况下的腹腔感染率进行统一处理,结果 O型管组和直管组的外源性感染明显多于内源性,两组正规与非正规操作的腹腔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先进的管道系统并不能取代严格正规的操作程序,无论用何种外接管系统,非正规操作都是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学方法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1名健康人血清ALP及血糖(FBG)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LP明显高于健康者,并随FBG升高和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高(P<0.01)。结论:ALP的检测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病情轻重和血糖控制与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凡  胡奕 《浙江医学》2000,22(6):342-343
贲门癌的手术途径有经腹、经胸及胸腹联合切口三种。我院1979年~1998年共行贲门癌手术154例 ,其中经腹72例 ,经胸73例 ,胸腹联合切口9例 (后两种途径作为开胸组 )。现对经腹与经胸手术之间的差异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 :154例病人术前内镜或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均证实为胃贲门腺癌。经腹组72例中男49例 ,女23例 ;年龄39~82岁 ,平均54.1±11.8岁 ;肿瘤分期为Ⅱ期22例 ,Ⅲ期41例 ,Ⅳ期9例。经胸组82例中男53例 ,女29例 ;年龄40~68岁 ,平均51.2±7.4岁 ;肿瘤分期为Ⅱ期24例 ,Ⅲ…  相似文献   
16.
<正> 本症甚为少见,Castleman et a1于1954年观察1例,发生于纵隔,并从组织学上进行研究,认为系一种新的实质性病变,并以纵隔淋巴结增殖症作了报道。我科20多年仅遇1例,现复习文献作一简要讨论。患者男性,34岁,农民,住院号130490,于1980年9月23日入院。平时无症状,因上感后咳嗽,胸部照片,偶然发现右胸部有一约10×8厘米大小之包块,边缘整齐,密度均匀,胸片显示肿块位于右上纵隔。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69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69例.结果:治愈57例,好转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急症救治用灸,可溯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后灸治急症的应用日渐昌盛。在古代急症救治中,灸法以其效速力宏、简便实用而倍受历代医家推崇,已成为急症救治的主要措施之一。现简介如下。1灸治急症的临床应用1.1适应病证古代灸治急症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阴盛阳微之厥逆暴脱请证。如《伤寒论》主张阴盛阳微之危重症用灸治:“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肘后方》有治卒死尸厥灸*鼻人中”、灸“阴囊下去下部一寸”的用法。②风痰肆逆之中风、痉痛、癫狂诸疾…  相似文献   
19.
谈临床护理沟通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护士通过沟通可收集到病人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而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通过沟通增加了与病人的感情,取得病人的信任,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大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Teri等[1]报道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冠心病和脑梗死患病率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率增加而增加。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大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血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