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实质回声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以寻找超声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依据.方法 对1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穿活组织检查及超声检查,其中S130例、S264例、S360例、S438例,并对100例健康人进行超声检查,将肝脏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0、S1分期中细颗粒状肝脏实质回声所占百分比最高;S2分期中粗颗粒状最高;S3分期中条纹状最高;S4期中网格状最高.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818.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98.0%,诊断的正确率为90.4%.结论 肝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纤维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细颗粒状肝实质回声形态难以区分健康人与S1期患者,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肝实质回声形态与S分期相对应,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判断S分期,说明各S分期中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并不存在绝对特征性表现,也间接说明肝脏纤维化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各分期之间并没有截然分界.肝实质回声形态的确立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比较理想的指标且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矿含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治疗费用大,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尤其女性绝经后30~60%患有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骨折危险性持续上升。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常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骨量2、5s的骨密度为诊断标准。但骨密度不能完全反映骨弹性、骨强度,故不能很好地预测骨折危险程度。定时超声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及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PE病例CT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P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3例,间接征象20例,无异常变化33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或间接征象可以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而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准确、无创性诊断PE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4.
高频超声诊断肌腱损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肌腱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诊断为肌腱损伤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进行健侧患侧对比观察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 按损伤的程度分为三类:撕裂伤、断裂伤、肌腱炎.结论 超声可作为肌腱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5.
全国各大医学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目的 是提高医学生英语能力,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诸如认识偏差、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及64层螺旋CT诊断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1~54岁,平均36岁。对受检者行64层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然后应用EB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超声检查采用直接检查法观察。结果:病变累及膝关节22例,肩关节7例,髋关节2例,肘关节1例,踝关节1例,双侧膝关节对称性发病5例,CT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高频超声表现滑膜不同程度增厚,关节囊腔扩张,关节腔内积液。结论:关节游离体钙化是影像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多排CT及高频超声是确诊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超声及CT影像表现。将64排CT扫描的原始轴位图像传至ADW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超声图象中清晰显示,CT的VR三维重建对病变的定位和空间关系理解更直观、立体、准确,MPR对病灶细节显示满意,可以多平面观察骨的密度、形态、大小变化及发现邻近软组织改变。结论超声及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2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17例,空肠和回肠7例,结肠及直肠3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各2例。良性9例,恶性23例。CT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双期增强扫描见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结论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定性诊断需依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40.
孕妇,29岁。无子宫手术病史。孕28周时,因“先兆早产”入院给予保胎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回家卧床休息。出院后无腹痛,外伤、阴道流水及流血等情况。妊娠34周时行常规检查。产科检查:宫高34cm,腹围104cm,骨盆外测量径线均正常。宫口胎膜未破,产道无异常。超声检查:双胎、横位、双顶径8.2cm、8.1cm,胎心160次/m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