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浆生长抑素(SS)含量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LA痴呆组26例,LA非痴呆组47例和正常对照组38例。3组均接受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及血浆SS含量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患者(包括痴呆组和非痴呆组)HDS评分和血浆SS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01);LA痴呆组与LA非痴呆组比较,HDS评分也明显下降(P<0.001);血浆SS含量虽有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可影响认知功能,在患者尚未发生痴呆之前,血浆SS含量就已下降,推测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体内SS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2.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本文通过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对海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降纤酶静脉给药,首剂量10 IU,其后5 IU隔日1次,共3次,总剂量20 IU。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降纤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下降(P<0.001)。在降纤治疗过程中,有2例颅内出血发生,没有死亡病例,两组出血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纤酶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0例多发性腔隙梗塞(MLI)患者及16名健康人的血浆生长抑素(SS)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MLI患者血浆SS含量为17.16±4.86ng/L。较健康对照组(22.94±9.75ng/L)为低(P<0.05),提示SS含量降低与MLI有明显关系。其发生机理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所致。  相似文献   
34.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国外报道缺血性卒中30%是由颈动脉病变引起[1].台湾学者Jeng等[2]指出中国人30%的皮质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50%.  相似文献   
35.
卒中相关痴呆危险因素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某些卒中高发地区,血管性痴呆(VaD)的发生率可能高于Alzheimer,病(AD)。虽然研究进展对AD的防治已有新的认识,但是,VaD可能是目前老年人痴呆中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作者就卒中相关痴呆的危险因素状况加以探讨。 VaD这一术语比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有更为广泛的含义,意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任何痴呆。这一术语常被用于描述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但不只限于这种类型的卒中。鉴于卒中和痴呆随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加,VaD与退行性痴呆可能会出现重叠;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我院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ABPA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ABP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胸闷、喘息.6例有肺部慢性疾病史,肺部CT特征性表现为囊状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结论:对于临床可疑ABPA患者,查血清总IgE及曲霉菌特异性IgE,行曲霉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激素加抗真菌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卒中高危因素患者的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BCD评分工具,对48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于入院5d内完成DSA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的分值,创建新的ABCD+DSA(ABCDA)评分工具。比较这两种评分工具对卒中风险的预测及其分层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纳入的88例患者中,有37.5%(33例)的患者在90d内发生卒中,其中伴有≥70%狭窄和闭塞的占66.7%(22例),在无动脉狭窄8例中,仅1例发生卒中。两种评分工具对30d和90d的卒中风险预测均有较高的价值,而ABCDA评分的预测能力则更强。按照ABCD评分分层,本组评分为≥5分组与评分<5分组之间,短期内累计的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添加DSA项目的分值后,评分为≥5分的患者在30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了6倍,在90d内增加了4倍。结论颅内外动脉≥70%狭窄或闭塞是TIA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高危人群。ABCDA评分不仅能增强风险的预测和分层能力,并且在卒中的二级预防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44例)组,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检测.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91.3% )与丹参组(7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但奥扎格雷钠组较丹参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39.
老年人脑白质疏松HDS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当今神经科研究十分感兴趣的课题之一,CT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呈斑片状或弥漫性的密度减低。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LA是老年人群脑损害的一个重要标志,与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CT与MRI在脑...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 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