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复合高压氧对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6个月后ADL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止血、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介入电针及高压氧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复合高压氧对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足三里烧山火手法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烧山火组(29例)和常规针刺组(29例)。2组均取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组对足三里行烧山火手法,对照组对足三里行平补平泻手法。2组每天平均治疗1次,5 d 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Co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CoCA和P30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烧山火手法针刺足三里对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综合行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肥胖指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78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即饮食运动组和综合行为疗法组),观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体重、BMI、脂肪度、腰臀围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在肥胖指标和心理健康方面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综合行为疗法组在肥胖指标、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善优于饮食运动组(P〈0.05)。结论加入心理疗法的综合行为疗法更能有效的改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肥胖指标、心理健康状况,从心理和生理上同时达到治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客观评价"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4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瘫三联针"法,对照组采用目前常用体针穴位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时(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ASIA感觉(针刺觉、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统计分析中,以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为因变量分别拟合最优多水平模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组间针刺觉、轻触觉、运动评分在几个评定时间点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增长趋势看,在观察的4个月内,所有患者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有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趋势不为线性,而且增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抛物线形式增长;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没有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变化趋势相同。其中,针刺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8.467+3.799time-0.640time2,轻触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回归模型:y(估计值)=76.943+2.803time-0.487time2,运动评分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58.556+4.415time-0.659time2。即说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在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方面没有任何差异。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和常用体针法均能改善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但两种方法在改善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没有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某部参加军事演习的官兵3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4月—2014年7月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测评对某部参加军事演习3个月的690名官兵进行相关因素调查。PTSD诊断采用PTSD筛查量表-军人版(PCL-M)进行初筛,再由精神科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标准中PTSD的诊断标准,对初筛结果高于划界分者进行一对一晤谈确定诊断,使用SPSSl3.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际调查690人,收回有效问卷637例,确诊病例30例,占4.71%。个体阳性心理症状与中国男性青年常模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P<0.05);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独生子女、居住城镇、服役满意度低、遇到困难时不能获取经济帮助、受伤、演习任务过重、不满意上级指示;应激事件对个体短期内的性格因素没有影响(P>0.05)。结论军事演习官兵3个月后PTSD的患病率较常人高,加强官兵的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对地震挤压伤致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6例地震挤压伤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物理疗法、针灸、支具矫形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进行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2个月后结果进行比较,包括对临床症状、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NCV)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EMG、NC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对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系统评价靶向线粒体治疗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8.
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超短波,磁疗)疗效不理想,且疼痛性功能障碍所致的粘连畸形率高。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解除病灶疼痛的功效好,但疗效维持的时间有限,复发率高。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笔者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4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截瘫三联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外伤性胸腰段脊髓损伤(SCI)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8例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瘫三联针法",即针刺脊髓损伤平面上两节段及下两节段督脉穴、背俞穴,在电刺激引导下针刺双下肢关键肌运动点,并给予脉冲电刺激;对照组采用目前常用体针穴位针刺,穴取环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两组每日治疗1次,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功能进行评定,并以MBI、FCA得分为双反应变量拟合多水平模型,观察两组的MBI、FCA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随访时两组MBI、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两组间MBI和FCA评分在各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观察的4个月内,两组MBI和FCA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长的趋势,且趋势大致呈线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组的增长幅度更大些,说明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无差别,但是观察组的远期效果更优。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功能,但从远期效果来看,"截瘫三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40岁.因热射病后遗留言语、吞咽及平衡障碍2个月于2012年7月11日来我院就诊.现病史:2012年5月10日在露天工地工作时中暑致昏迷,当地医院诊断为热射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经及时救治,生命体征平稳,但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入院时症见:言语不清,吞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烦躁易怒,夜间尤甚.入院后康复评定结果如下,言语功能: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级别:5/28(极重度障碍);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阳性,30 mL的水一次喝完有呛咳;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29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