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Dieulafoy病是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之一,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系胃黏膜下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其病灶微小,但出血量大且急速,短时即可致休克,诊治时极易因忽略而漏诊、误诊、误治等。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2.
老年患者手术后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在手术后数天内发生的,在意识、认知、记忆、定向以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通常又称术后认知障碍、术后谵妄等。手术后精神障碍可导致死亡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多见于老年人。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我科监护室共收治老年患者120例,出现手术后精神障碍15例,  相似文献   
23.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文献报道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发生率约8%~29%^[1]。由于发生肠梗阻的患者一般情况差,难以做到术前充分准备,局部和全身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肿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也很高,且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存在争议。笔者现将民航总医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26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大柴胡加味对梗阻性黄疸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测定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并进一步观察梗阻性黄疸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加味围手术期治疗组(B组)术前T细胞亚群与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阻(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1)。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0天CD3、CD4比A组明显增高(P<0.05)。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CD8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研究提示梗阻性黄疸手术有利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围手术期中药治疗能促进T细胞功能尽快恢复,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阑尾炎穿孔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少见,我院1992年10月-2006年4月收治阑尾炎穿孔误诊为肠梗阻23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1/2008-06收治的135例肠梗阻资料。结果:本组中粘连性肠梗阻73例、炎症性肠梗阻23例、肿瘤性肠梗阻15例 老年组中肿瘤性梗阻为主要原因 5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论:肠梗阻病因以肠粘连居首位,老年患者则肿瘤较常见 应根据病因和病情发展来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致严重胆汁性腹水四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内胆汁通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在少数情况下,患者临床并无严重腹膜炎的表现,仅有因腹腔内大量液体所引起的轻微腹胀,有的甚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我院自1985~2 0 0 3年共收治4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30~6 1岁,开腹胆囊切除术后1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例。术前均未行胆系造影,术中均未行胆总管探查,关腹时均未放置引流。4例分别于术后第5、7、8、11天腹胀,无恶心、呕吐及发热,大小便正常。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轻度曲张,全腹软,肝脾未触及,除右上腹轻度压痛外,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回顾53例LC操作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LC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79 min,术中出血5~200 ml,平均住院6.5d(3~16 d)。结论急性胆囊炎首选LC。腹腔镜下顺行切除胆囊更加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治疗的临床指标,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术前最高体温是影响手术难易度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时可根据年龄及术前最高体温预测手术难易度。  相似文献   
30.
1993年10月至1997年1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128例,无一例胆道损伤并发症.128例中有12例因Calot三角区严重粘连或胆囊完全萎缩或因既往手术史而致腹腔内广泛粘连而中转开腹,1例放置腹腔引流管,但24小时仅引出不足10ml淡血性液体,全组病例无一例胆道损伤,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3天-7天,约10天可恢复正常工作,这一高新科技手术适应于腹腔和胆囊周围无广泛粘连的病例,其最大的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微,胃肠道功能恢复陕,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