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2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血栓素A2(TXA2)是强力的缩血管和促平滑肌增殖的物质,并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前列环素(PGI2)由血管内皮产生,能使血管扩张并防止血小板聚集。这两种物质的形成是在环氧化酶(COX,包括COX-1和COX-2)的调控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52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短3天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0多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未经特殊治疗均能自行缓解,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至6小时不等。3天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有胸闷、气短,于当地医院查心率140次/min,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前1小时曾给予毛花苷丙(商品名:西地兰)0.4mg入壶。入院时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心室率140次/min(见图1)。  相似文献   
63.
增强指数和心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香  崔炜 《临床荟萃》2004,19(17):1015-1016
动脉弹性研究近年受到重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已证明,动脉硬度是各种原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而,临床对动脉硬度的监测尤显重要。目前,有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其中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lty,PWV)和压力波收缩期增强指数是动脉硬度的经典测量方法,现将全身动脉系统硬度测量的综合指标——增强指数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于后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各例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结果经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分组后各组间冠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二者是明显阳性。  相似文献   
65.
张冀东  谢瑞芹  刘凡  崔炜  杨秀春  张红博 《临床荟萃》2008,23(22):1661-1661
患者,女,41岁,主因间断性胸痛伴大汗10天,于2008年4月20日入院。既往7年前因发现面部红斑住我院并经皮肤活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泼尼松(强的松)30 mg口服,每日1次,后逐渐减量为5 mg口服,每日1次维持至今。查体: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kPa),意识清楚,平  相似文献   
6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 ,心电图、左室几何形态、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双室收缩差异的发生率、双室收缩不同步与左室收缩功能、左心室几何构型、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2例CHF患者 (CHF组 ) ,NYHA分级Ⅱ~Ⅲ级 ,均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 16例 ,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量、平衡状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获得QRS间期、P R间期、左心室几何构型收缩期及舒张期参数 (Gibson’s指数、Cole’s指数、面积长度指数 )、二尖瓣反流程度、左和右心室功能参数、全心室的相角程、半高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患者的心电图 (均P <0 .0 5 )、心脏几何构型 (均P <0 .0 5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不同 (P <0 .0 1)、位相分析参数 (P <0 .0 1)存在着明显异常 ;77%CHF患者存在着室间非同步收缩 ,这些患者具有较低的LVEF及较重的二尖瓣反流程度 ;室间非同步收缩与左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r =- 0 .5 5 ,P <0 .0 5 ) ,与二尖瓣反流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6 8,P <0 .0 5 ) ,与左心室舒张期几何形态有一定的相关性 (r =0 .5 32 ,P <0 .0 5、r =0 .5 32 ,P <0 .0 5 )。结论 :室间非同步收缩的形成与左心室舒张期几何形态及二尖瓣反流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对66例Sigma系列起搏器的临床分析,了解其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判断高频超声桡动脉(RA)、尺动脉(UA)及手掌侧支循环的相关性及后两者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改良和量化SaO2-Allen试验方法,判断受试者手掌侧支循环建立时间。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受试者RA受压迫前后,RA、UA、RA掌浅支和拇指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07例受试者的手掌侧支循环建立时间:量化SaO2-Allen试验坐位为7.34(Q2.5~Q97.5:4.35~13.22)s,卧位为7.30(Q2.5~Q97.5:3.63~13.22)s,改良Allen试验坐位为3.02(Q2.5~Q97.5:1.17~11.38)s,卧位为2.77(Q2.5~Q97.5:1.28~11.29)s;高频超声检测:以高频超声检测拇指动脉血流消失为异常标准,对量化SaO2和改良Allen试验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Z),量化SaO2-Allen试验AZ=0.52~0.53,改良Allen试验AZ=0.53~0.55。结论:与高频超声检测结果比较,量化SaO2和经典Allen试验诊断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观察室性早搏(室早)患者治疗前后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QTd)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胺碘酮和索他洛尔作用机制以及QTd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室早患者60例包括Ⅰ组(胺碘酮静脉+口服),Ⅱ组(胺碘酮单纯口服)和Ⅲ组(索他洛尔口服),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前、用药后5天分别检测QT离散度(包括正常波QTd、室早波QTd及室早波随后正常波QTd),以及用药前、用药后两周分别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正常波QTd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室早波QTd及室早随后正常波QTd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Ⅰ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Ⅱ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Ⅲ组患者总有效11例(55%)。Ⅰ组与Ⅱ组疗效较Ⅲ组为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别(P>0.05)。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分为两部分,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QTd测定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两部分用药前后QTd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效果相似,两者均可降低室早患者的QTd。QTd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