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图(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脑动脉瘤患者30例,行SCTA后一周内行DSA及GDC栓塞治疗。结果:①SCTA检出了DSA发现的35个脑动脉瘤中的34个(97.1%),32个动脉瘤诊断正确(91.4%)。②32个选择GDC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中,SCTA测量的最佳投照角度与DSA相同30个(93.8%)。③MIP对动脉瘤体及瘤颈测量值准确可靠,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SSD法立体感优于MIP及DSA,对瘤体测量值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瘤颈测量值与DSA有显著差异(P<0.01),SSD常夸大瘤颈宽度。结论:SCTA不仅能较准确诊断脑动脉瘤,而且可以为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提供最佳投照角度及精确测量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利用磁共振检查,探讨发生在肱骨头不同部位囊变与肩袖损伤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肩关节磁共振资料.按肱骨头囊变发生的不同部位分四组:肱骨大结节后部(a)和前部(b),肱骨小结节(c),肱骨解剖颈裸区(d).统计对照分析不同部位囊变组与无囊变组的平均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结果:107例(37.0%)肱骨头发现囊变,经统计学检验:大结节后部囊变组的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均高于无囊变组(P<0.01);大结节前部囊变组和小结节部囊变组的肩袖损伤程度高于无囊变组(P<0.01);肱骨解剖颈裸区囊变组的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与无囊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大结节后部出现囊变提示与年龄和肩袖损伤有关;大结节前部和小结节部出现囊变提示与肩袖损伤有关;而肱骨解剖颈裸区出现囊变与年龄和肩袖损伤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阐述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结构及原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应用来验证其作用。结果:证明了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可以直观地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同时还可以了解掌握各种脉冲序列原理及图像重建的数学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伪影产生机理和脉冲参数设置对图像的影响,一维二维三维成像研究等。结论: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为从事MRI相关人员提供了对MR成像原理及基本技术一个最直观的认知途径。 相似文献
24.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9,自引:4,他引:9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包括40例无明显心脏疾患的志愿者,25例冠心病患者,2例经皮冠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5个月和1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SCTCA)并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其中25例冠心病患者并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此为金标准,比较MSS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未作冠状动脉造影的,只是用于评价多层螺旋CT对冠脉各支的显示能力,如显示哪几支、显示长度,示涉及有否冠状动脉疾患的显示)。结果:MSSCTCA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清晰,显示率可达90%以上;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为87.5%。结论:MSSCTCA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5.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90例患者行SCTA ,层厚 1 0~ 2 0mm ,螺距 1 0 ,层间距 1 0mm ,均同时行SSD、MIP法重建 ;89例同时行DSA ,1例手术发现为脑动脉瘤 ,SCTA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 :90例患者中阴性 2 6例 ,脑动脉瘤 64例 72个。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4 4%、92 3 %、93 9% ;SCTA的SSD、MIP对 >5mm的脑动脉瘤检出率均很高 ,而MIP对≤ 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对动脉瘤颈的良好显示率明显高于SSD。结论 :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高 ,可补充DSA的诊断信息 ,可用于筛查脑动脉瘤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6.
国人汉字书写神经基础的脑功能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正常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神经基础.材料和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志愿者进行默读、复杂对指运动、抄写三个任务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了全脑扫描.数据经过空间平滑、头动矫正、卷积分析等处理,获得抄写减去默读、抄写减去对指之后脑功能激活图,统计出两者间共同的激活区.结果:主要共同激活区位于额顶叶皮质,包括左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顶下小叶,两侧额内侧回,左侧中央前、后回.结论:汉字的书写是双脑协同的过程,右侧大脑半球对汉字的书写尤其重要;书写功能涉及较多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揭示这些结构在书写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1例有音乐指挥才能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的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特点,以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唐氏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方法:以患有唐氏综合征的知名音乐指挥H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体检查、神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用瑞文氏智商测试量表和童话故事测验(FTT)进行心理行为测查,由音乐专业人士评价其音乐指挥能力(范围0~10分,10分代表相应能力最高.包括音乐节奏感、音乐的情绪表现力及对观众的感染力).详细了解其成长史.结果:H先生被证实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神经学检查除视力较差外无特殊异常;脑结构成像检查显示其小脑萎缩、侧脑室扩张、仓白球区钙化.瑞文氏智商测试得分33分,FTT的T分为50分.H先生的音乐节奏感(8.5±1.2)分、音乐的情绪表现力(8.2±1.2)分、对观众的感染力(9.3±0.8)分.经H先生从小在某乐团的环境中成长,很小就学指挥音乐.结论:H先生脑结构发育不良、智商低,但从小经过音乐训练,其音乐指挥才能突出.提示早期训练能使唐氏综合征患者某方面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8.
骨分部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及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骨盆部软骨肉瘤中的诊断治疗。材料与方法;分析总结经手术有病理证实和20例骨盆部软骨肉瘤的平片及CT表现。结果:CT能显示所有病例中的软组织包块及肿块内的不同密度而平片只能在14例中显示有肿瘤影。CT能显示全部病是肿瘤内有不形态的钙化。CT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崦平片显示不清楚,CT还能对7例术后复发做出可靠诊断。结论:在骨盆部软骨肉瘤中,CT对的定位、瘤内密度的显示,病灶范围及毗邻 相似文献
29.
术前诊断 左额叶占位性病变 ,以胶质瘤或转移瘤可能性大 ,但不排除特殊感染。手术所见 开颅后见硬膜张力一般 ,切开硬膜见中央前回前方靠中线有一约 2 .5cm× 3.0cm大小的大脑皮层血管增生区 ,皮层下方有一 1.5cm× 1.5cm×1.6cm的结节 ,质地较硬 ,边界清楚 ,周围有胶质增生。切开标本见结节周围有一层厚度约 1mm的薄壁 ,中央为灰白色肉芽组织 ,质地较软。镜检病理结果 :左额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伴肉芽肿形成 (图 5)。图 5 病理镜检 :见纤维组织、毛细血管增生 ,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局部见上… 相似文献
30.
音乐家与非音乐家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技术,探讨音乐家与非音乐家脑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在大学里征召男性右利手音乐家志愿者和非音乐家志愿者各12名,让他们听中国传统音乐"梁祝"片断及其同等物理能量的白噪音片断,同时进行全脑的fMRI扫描.结果:在白噪音刺激时 ,音乐家与非音乐家主要表现为双侧颞横回区较弱的激活;而在音乐刺激时,双侧听皮层区明显激活且范围扩大,涉及颞横回、颞上回及颞中回.但音乐家一般表现为左侧颞区优势( 10/12),而非音乐家一般为右侧优势(11/12),除双侧颞区激活外,音乐家还伴有其它脑区较强及较广泛的激活,尤其是楔叶、楔前叶、额内侧回、左枕中回等.结论:[ HTK〗音乐家与非音乐家对音乐的脑功能反应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