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从二维近距离治疗向三维近距离治疗的跨越,并逐步尝试三维自适应近距离治疗,即四维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影像引导方面,实现了从CT引导向MR引导的跨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宫颈癌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中施源器的进展,以及由施源器进展带来的临床操作、影像采集和施源器重建中的相关技术变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AlignRT系统性能的验收和服役测试,以确保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位置和实时运动监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参考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对AlignRT的系统配置、系统校准、性能测试以及完整的端对端试验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 各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结果显示:① 热稳定性起始800 s内在y和z轴方向有0.5 m...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TrueBeam加速器6 MV非均整模式(FFF)X射线蒙特卡罗模拟,寻找最佳的模型参数,为进一步研究6 MV FFF X射线临床剂量学奠定模型基础。方法 借助BEAMnrc和DOSXYZnrc程序,调整入射电子束能量、径向强度分布及角度展宽等参数,对TrueBeam加速器6 MV FFF X射线4 cm×4 cm到40 cm×40 cm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PDD)和离轴比(OAR)曲线进行蒙特卡罗模拟,比较不同大小射野情况下模拟和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入射电子能量为6.1 MeV、半高宽(FWHM)为0.75 mm和角度展宽为0.9°时,模拟结果与相应条件下实际测量结果最接近。不同射野的PDD和30 cm×30 cm及以下射野的OAR曲线与测量数据相比满足Local Dose的限制条件,剂量误差< 1%,位置误差< 1 mm;40 cm×40 cm射野的OAR满足剂量误差<1.5%,位置误差<1 mm的限制条件。结论 本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可将模型参数用于6 MV FFF X射线临床剂量学研究。  相似文献   
24.
为适应放疗临床采用胶片开展射野剂量参数快速校验和离线深度分析的需求,本设计开发了基于MATLAB的胶 片射野剂量学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包。工具包由GUI图形交互程序和功能模块函数集两部分组成:图形交互程序通过流 程式操作,实现数据快速导入与处理,并能自动计算射野尺寸、半高宽、最大剂量深度等关键射野剂量学指标;功能模块函 数集,可独立调用并获取过程中间变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自由度大,可做二次开发。工具包的开发为放疗临床采用辐射变 色胶片开展射野剂量学质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可有效提升质控工作效率与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中医药联合奥塔戈运动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快速康复的应用。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聊城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奥塔戈运动指导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7、14 d的VAS评分与术后24 h相比均较低,HSS评分较高,膝关节活动度较高,观察组术后3、7、14 d分别与对照组术后3、7、14 d相比VAS评分较低,HSS评分较高,膝关节活动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结论 中医药联合奥塔戈运动锻炼指导,不仅可加快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在乳腺癌术后放疗应用中,通过对比真空垫和颈胸膜两种固定方式条件下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摆位误差和OSMS相对于CBCT方式的摆位一致性,确定优选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利用OSMS系统摆位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据,其中真空垫固定组(A组)24例,颈胸膜固定组(B组)28例,将CBCT与定位CT配准误差记为摆位误差;取OSMS得到的六维配准误差与CBCT配准结果的差值,绝对化后用于量化摆位一致性。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和摆位一致性的差异及其累积分布情况。结果摆位误差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z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一致性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y、z、Pitch、Roll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累积分布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z方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摆位一致性累积分布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y、Rtn、Pitch、Roll方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维方向摆位一致性累积分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OSMS摆位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均可满足临床要求;相对于OSMS摆位颈胸膜固定,真空垫固定方式的摆位一致性整体优于前者,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摆位误差,并可在治疗中实时监测,可使患者受益,应予以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双面网和单面网两种固定方式对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例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单面网固定)和试验组(新型双面网固定)。获取患者治疗前锥形束CT图像,记录按照骨性标志配准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摆位误差在左右(Lat)、进出(Lng)、升降(Vrt)、俯仰(Pitch)、翻转(Roll)、旋转(Rtn)各方向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为:对照组(0.26±0.15) cm、(0.13±0.10) cm、(0.19±0.13) cm、(1.40±0.75)°、(1.31±0.65)°、(1.00±0.60)°;试验组(0.07±0.08) cm、(0.14±0.13) cm、(0.09±0.09) cm、(0.73±0.62)°、(0.72±0.58)°、(0.66±0.52)°。两组数据使用曼恩-惠特尼U检验,Lat、Vrt、Pitch、Roll、Rtn方向有统计学差异(P<0.05),Lng方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面网,双面网固定方式在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减小了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了治疗精度,可使患者获益。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单面网;双面网  相似文献   
28.
Catalyst HD和皮肤标记线肺癌SBRT摆位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光学表面引导放疗系统Catalyst HD和皮肤标记线两种摆位方式在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的摆位精度。方法 选取24例SBRT病例,均采用仰卧位和真空垫固定,分别利用Catalyst HD(A组)和皮肤标记线(B组)进行摆位,并通过CBCT和定位CT刚性配准方式获取床左右(x轴向)、升降(y轴向)、进出(z轴向)、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左右转动(Roll)配准误差。结果 A组和B组六维度配准误差取绝对值后平均值±标准差依次为(0.13±0.12) cm和(0.25±0.19) cm、(0.26±0.15) cm和(0.13±0.11) cm、(0.23±0.19) cm和(0.35±0.29) cm、(0.43°±0.40°)和(0.80°±0.69°)、(0.48°±0.47°)和(0.79°±0.64°)、(0.62°±0.60°)和(0.88°±0.70°)。上述六组数据正态性检验除B组x轴向外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中超限误差(>0.5cm/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talyst HD方式六维度配准误差均低于标记点方式(y轴向除外),Catalyst HD方式摆位精度优于传统标记点,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Acuros XB算法(AXB)、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和蒙特卡罗(MC)算法在非均匀组织中剂量计算准确性。方法:在Eclipse计划系统上分别设置两种类型的非均匀模体(水-肺-水模体、水-骨-水模体),并设定3个不同大小的0°照射野,源皮距=100 cm。采用AXB、AAA及MC算法进行剂量计算,提取射野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以MC计算结果为基准,计算AXB和AAA两种算法与MC算法的相对偏差,提取非均匀组织及高梯度区(即4.5~15.5 cm)的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AXB算法3个射野相对偏差绝对值分别为4.186±1.451、0.834±0.300、0.726±0.165(水-肺-水模体)和1.694±0.374、1.325±0.328、0.343±0.244(水-骨-水模体)。AAA算法在两模体的对应值分别为6.679±4.694、4.151±1.789、4.353±2.546(肺)和3.270±0.826、5.971±1.587、2.406±0.574(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论:在非均匀组织及其边界,AXB算法计算精度比AAA算法更为准确,基本接近MC算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39岁,中位数35岁。左侧7例,右侧6例。主力侧6例,非主力侧7例。原受伤类型,肱骨髁间骨折9例、经鹰嘴骨折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1例、肘部损伤"三联征"3例。原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4例、复位内固定术9例。按Morrey肘部僵硬标准,极重度僵硬8例、重度僵硬5例。术前肘关节异位骨化按Hastings-Graham分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ⅡC型7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33个月,中位数15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0.07°±2.33°增加至104.77°±13.37°,肘关节旋前活动度由术前45.27°±4.78°增加至74.36°±3.78°,肘关节旋后活动度由术前40.65°±4.57°增加至65.79°±2.6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60.23±5.02)分增加至(87.23±4.00)分;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Ⅰ型异位骨化1例,ⅡA型异位骨化1例。均无切口感染、钉道感染、骨吸收、尺神经功能障碍及肘关节不稳定、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