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关脐血移植治疗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一例16月龄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幼儿,经HLH-2004推荐方案进行化疗及免疫治疗7个月后,病情未缓解,行HLA基因位点5/6相合无关脐血移植。预处理采用BU/CY+VP16方案:马利兰(BU)1mg/kg,第6h一次,用4d共16次(-8~-5d);足叶乙甙(VP16)30mg/kg,用1天(-4d);环磷酰胺(CY)60mg/kg,用2d(-3~-2d)。输入脐血有核细胞(NC)5·66×107/kg,CD3+4细胞1·21×105/kg。GVHD预防采用环胞菌素A(CsA)+骁悉(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后应用G-CSF加速造血重建。结果脐血造血干细胞未植入,自体造血恢复。移植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随访至移植后14个月,病情持续完全缓解。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经化疗和免疫治疗不能缓解者,应及时进行移植治疗;供体细胞植入失败的移植,也有可能暂时或长期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2.
小儿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有上升趋势,同样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但是,现有的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许多患儿的哮喘症状,研究表明白三烯在哮喘中起着重要作用,抗白三烯药物为目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此,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控制儿童哮喘方面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儿童哮喘患儿[1 ] ,其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诊断,应至少具备以下试验阳性:⑴PEF %(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率)在60 %~80 %预计值之间,吸入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后,PEF增加15 %以上或恢复正常。⑵P…  相似文献   
13.
人胎脑神经球及其构成细胞的成熟表型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人胎脑神经干细胞球的形成,并鉴别球内是否有成熟的神经细胞存在,证实神经球的异质性。方法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20ng/mL)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10ng/mL)的无血清N2培养基,从人胎脑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球,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成过程,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球的细胞表型标志神经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和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并计算出阳性细胞球的百分比。结果前6d,培养中形成大量的细胞集落,检测的细胞标志中,只有nestin ,其余标志均为阴性。培养至12d左右,细胞球的数量减少约1/3.球体的形态和大小也不相同。培养30d的神经球中,69.2%神经球为NF ,81.8%为GFAP ,100%为nestin .未观察到GalC 。结论神经球有个成熟过程,神经球之间具有异质性,球内的细胞构成也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人神经干细胞在宿主鼠脑内分化成神经元呈脑位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脑神经干细胞植入年幼大鼠脑后的成神经元分化作用,探讨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的可行性。方法自孕16周的胎脑组织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球,在小儿脑脊液中培养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分化潜能。将培养14d的神经干细胞球移植10d龄鼠的侧脑室内,于移植后第4、7、14天杀鼠取脑,切片,行人神经丝特异性标志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神经元的分布和细胞形态。结果培养获得典型神经干细胞球,呈漂浮生长,在小儿脑脊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抗人神经丝混合单抗检测移植物的成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的第4天,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在颗粒层表现为颗粒性细胞,锥体细胞层则出现长突起的锥体细胞,还有连接神经元样中间神经元,小脑内有单层排列的浦肯野细胞。对比各时间点的观察结果,阳性细胞分布位置未变。随着移植后天数的后延,阳性细胞数量呈减少趋势,但锥体细胞的突起明显加长。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人神经干细胞脑室途径移植年幼大鼠,在脑内发生迁移,并分化成形态上与其临近宿主细胞一致的神经元。提示宿主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在引导移植物分化成神经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eleosis,IM)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等。我们最近收治1例以粒细胞缺乏、贫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LIF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N2培养基培养人神经干细胞(hNSC)。实验分添加LIF(LIF+)组和无LIF(LIF-)组,接种12天后计数细胞集落(球)的形成率。传代培养观察120天,定期进行活细胞计数,绘制生长速率曲线。取第6代细胞球进行分化诱导,免疫荧光技术鉴别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志,并计算各细胞类型间的比例。结果:两组集落形成百分比分别为:LIF+为0.50%-0.91%;LIF-为0.49%-0.94%。两组间的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各例胎脑来源的NSC扩增速率的相差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LIF对NSC扩增有重要作用,刺激细胞扩增了约4000-8400倍,无分化发生;LIF-组仅为43-97倍,培养两个月后可观察到分化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到:LIF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接种传代约50-60天以后。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进行分化细胞类型鉴定,计数神经元和星形胶细胞数,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LIF+培养为12%-83%,明显高于LIF-组的8%-23%(P<0.005),来源于海马的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要高于来源于纹状体的NSC。结论:LIF能阻抑人胎脑NSC的分化,促进其体外长期增殖,其效应主要表现在接种传代培养的50-60天以后。LIF还影响NSC的分化,可显著提高分化细胞中神经元的百分比,海马源性hNSC对LIF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