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6例AIP患者[均为男性,51~78(平均69)岁]治疗前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其中2例具备激素治疗前后的PET/CT影像资料).目测分析判定胰腺形态异常,并以肝脏为标准对胰腺放射性摄取进行评分(高于肝脏为3分,与肝脏近似为2分,低于肝脏为1分).半定量分析测定常规及延迟显像的胰腺SUV,并采用SPSS 17.0软件将延迟显像前后的SUV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6例AIP患者胰腺均表现为弥漫性增大,放射性摄取均呈弥漫斑片状分布,其中5例为3分,1例为2分,SUVmax3.2~6.0(5.2±1.1);5例延迟显像中,4例SUVmax增高,1例保持不变,延迟后SUVmax5.3~7.2,延迟显像前后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6.0:t =-2.424,P>0.05).5例出现胰腺外异常摄取,以颌下腺为著.2例治疗后显像者其胰腺均缩小,胰腺及胰腺外摄取灶SUV恢复正常.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反映AIP胰腺和胰腺外代谢活性异常及治疗前后的病灶代谢变化,有助于AIP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含服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层像估测心肌存活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探讨含服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心肌肌显像在心肌存活估测中的价值,对16例心肌梗塞患者先行常规静态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48小时后在静脉放射性药物前5分钟舌下含服NTG0.6mg,然后再行服药静息态心肌断层显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3个月重复静息态心肌显像并进去对比分析。结果:16例患者静息态心肌断层显像有113个节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后核素心脏显像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应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随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 患者在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及随访期进行负荷 /静息或静息 /含硝酸甘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检查。结果 44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平均 11.4个月进行了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其中 40例患者进行了心室显像。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心肌缺血及不可逆缺损节段数减少 ,分别为 2 .5± 0 .4与 1.5± 0 .3(P =0 .0 6 )及 3.5± 0 .5与 2 .3± 0 .4(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及高峰充盈率无明显变化 ,运动低下节段数有所下降 ,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左室功能无明显变化 ,部分节段运动改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胰腺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和增强CT检查,根据PET、增强CT和PET/CT图像上的表现分别诊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和PET/CT准确诊断全部恶性病变,而增强CT准确诊断全部良性病变。PET和PET/CT在6例良性病变诊断中分别显示2例和1例假阳性,而增强CT在15例恶性病变中有2例假阴性,但在上述3种诊断方法中分别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都得到了相互间的纠正。增强CT、PET和PET/CT三者在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上的准确性分别为90.5%,90.5%和95.2%。此外,PET/CT比增强CT检出了更多的肝脏、淋巴结和骨转移灶;两者检出病灶数量分别为35,41,9和16,24,3个。结论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上有价值,PET/CT和增强CT联合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中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PET/CT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UV等资料。18^F-FDG PET/CT结果为肺癌、肺癌可能性大、肺癌可能者为阳性;结果为良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良性可能者为阴性。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患者资料226例,其中18^F-FDG PET/CT误诊27例(11.95%)。27例中误诊为恶性病变18例(66.67%),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33.33%)。误诊为恶性病变的18例中,病理检查证实炎症8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4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共17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的9例中,病理检查证实中高分化腺癌6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中高分化鳞癌1例,低分化鳞癌和肺黏膜相关淋巴瘤各1例。11例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SUVmean〉2.5,4例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的SUVmean。〈2.5,良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良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7.2±5.5,平均SUVmean。为5.0±4.5;恶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5.3±3.5,平均SUVmean为3.9±2.9,良、恶性病变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误诊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例,其中10例误诊为恶性病变,仅1例误诊为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中的2例,因为对CT形态学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误诊为恶性病变。结论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年龄是重要的参考指标;(4)部分PET/CT专业医师对CT的形态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18F-FDG hPET/CT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hPET CT与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恶性肿瘤或肿瘤术后复发合并骨病变患者 34例 ,均于 2周内分别行FDG和MDP骨显像 ,其中 31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肿瘤患者 ,余 3例为原发灶不明但广泛骨转移者。结果 34例患者中 2 6例有骨转移 ,共探测到 75个骨病灶 ,其中骨转移灶 6 3个 ,良性病灶 12个 (其中骨退行性变 8个 ,肋骨骨折 2个 ,结核和慢性炎症各 1个 )。1 8F FDGhPET CT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灵敏度为 90 5 % ,特异性为 83 3% ,准确性为 89 3% ;99Tcm MDP骨显像分别为 79 4 % ,75 0 %和 78 7% (P均 >0 0 5 )。结论 99Tcm MDP骨显像仍为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1 8F FDGhPET CT显像对鉴别诊断骨转移瘤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的标准摄取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标准摄取值(SUV)的变化范围.方法60例要求行PET/CT检查的健康人,按体重7.77 MBq/kg静脉注射^18F-FDG,PET采集为三维模式,每个床位3 min.对腹部肝、胆囊、脾、胰腺、胃、盲肠、结肠和直肠进行半定量分析,各器官的SUV由横断面测量,准确定位时参考同机CT.结果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有较大差异,其中摄取较高者SUV平均值(SUVavg)依次为直肠、肝、乙状结肠、回盲部和脾、升结肠,SUV最大值(SUVmax)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肝、回盲部、升结肠、脾.结论PET/CT显像能较好地识别腹部消化器官;熟悉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的差异,对判读图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全身显像,探讨PET、同机CT和PET—CT融合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332例^18F-FDG PET—CT受检者中有35例发现骨异常病变。分别阅读和记录^18FDG PET图像、同机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判断的良、恶性病变,比较3种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瘤上的差异。结果 35例中共检出89个病灶,其中68个病灶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21个为良性病变。PET诊断骨转移病灶62个,诊断良性病变17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为91.2%(62/68个),特异性为81.0%(17/21个),准确性为88.8%(79/89个);同机CT诊断骨转移病灶55个,良性病变16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55/68个),76.2%(16/21个)和79.8%(71/89个);PE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病灶64个,良性病变19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1%(64/68个),90.5%(19/21个)和93.2%(83/89个)。结论 PET-CT融合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可减少单用PET或单用CT诊断时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了鉴别骨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药物^99mTc—HL91在实验性小鼠G422移植性脑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利用实验性小鼠G422移植性脑胶质瘤模型,进行^99mTc-HL91体内分布和乏氧显像研究,以探讨其在脑肿瘤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6只模型小鼠分别于注射99mTc-HL91后即刻,1,2,3,4,6,7,8小时行全身静态后位平面显像。于注射后4,8小时各处死3只。取血,并剥离脏器及肿瘤组织,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不同时相肿瘤与血液和各脏器的单位放射性比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