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 5(K5)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rhK5),以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K5,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Ⅰ-rhK5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125Ⅰ-rhK5的标记率为86%,放射化学纯度为96%.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表明,125Ⅰ-rhK5的生物活性与未标记rhK5相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2vg125Ⅰ-rhK5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31±0.03)h,T1/2β为(14.48±0.73)h,AUC为(436.58±34.6)ng·h·ml-1.结论:小荆量10dogen多次重复125Ⅰ标记不影响rhK5的生物学活性.125Ⅰ-rhK5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为1 5h.125Ⅰ-rhK5为肿瘤的显像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I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细胞转导率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强度。结果 发现HEK293细胞中,Bac-GFP转导率和GFP表达强度随着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高(P<0.01),报告基因GFP的表达第2d最高,至少可持续9d。Bac-GFP可感染不同种属不同组织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但转导率有差异。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可以用于体外基因转导。  相似文献   
13.
人纤溶酶原Kringle 5区的基因克隆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克隆人纤溶酶原Kringle5(K5)区基因,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用PCR方法从正常成人肝cDNA库扩增出人纤溶酶原K5区基因,构建K5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2b(+)-K5-6×His,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经Ni+-树脂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检测蛋白活性.结果经PCR成功扩增出了243 bp的K5区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进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ET-22b(+),重组质粒在BL21中成功表达出分子量为14 000的蛋白质,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95%,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功能,K5蛋白浓度为4 μg/mL时抑制率达50%.结论纤溶酶原K5的成功克隆、表达及纯化可能在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3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月,加重2d”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中上段后方闷痛感,呈手掌般大小,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入院前二日工作较劳累,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出冷汗和头晕。故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心电图Ⅱ、Ⅲ、aVF、V4~V6导联ST段呈斜下型压低0.05~0.2my.T波低平或倒置(心电图附后),急查TNI0.4n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认识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另一种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方法:回顾分析12例既往无心力衰竭史、因房颤经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32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48 h内发生急性心衰12例(1.2%),12例中慢性房颤11例,阵发性房颤1例.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12例(100%),其中端坐呼吸8例(67%),剧烈胸痛2例(17%),发热(37.5℃~38.5℃)6例(50%),肺部湿性啰音12例(100%),心室率增快12例(100%),低血压1例(8%),胸片提示胸腔积液3例(25%)、肺水肿改变4例(33%),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少量心包积液5例(42%),白细胞计数大于10.0×109/L 7例(58%),左室射血分数(59.6±3.2)%.所有患者于治疗后2~7 d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可能会发生心衰,合理的支持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5(K5)用于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以Iodogen法制备125Ⅰ-rhK5和125Ⅰ-rhK5,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125Ⅰ-rhK5和131Ⅰ-rhK5的标记率为86%和84%,放化纯度为96%和95%.竞争结合实验表明,rhK5标记后其生物活性没有改变;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12 h肿瘤肌肉组织比可达4.94±0.89;131Ⅰ-rhK5肿瘤显像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随时间逐渐增加,3 h可见肿瘤清晰显影.结论Iodogen法制备125Ⅰ-rhK5和131Ⅰ-rhK5纯度高、稳定性好.131Ⅰ-rhK5可进行肿瘤的显像,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的125Ⅰ标记及其标记物(125Ⅰ-rhEndo)的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Endo,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Ⅰ-rhEndo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0.5μg Iodogen 3次重复标记rhEndo的标记率可达84%,放射化学纯度(94.7±2.44)%.125Ⅰ-rhEndo抑制bFGF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未标记rhEndo相当,且能与其竞争结合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125Ⅰ-rhEndo 2 μ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45±0.12)h,T1/2β为(19.53±3.41)h,AUC为(484.57±137.99)ng·h·mL-1.结论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125Ⅰ标记不影响rhEndo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25Ⅰ-rhEndo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19 h.125Ⅰ-rhEndo标记为肿瘤的靶向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临床预后与CRP的关系.方法 97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60岁),PCI治疗前测定CRP水平,并分为CRP<8 mg/L组(62例)以及CRP≥8 mg/L组(35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两组PCI治疗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CRP《8mg/L组优于CRP≥8mg/L组,且CRP水平为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价值;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荐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8 mg/L组(35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两组PCI治疗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球囊扩张次数、压力、时间,支架置人数量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CRP<8mg/L组优于CRP≥8mg/L组 且CRP水平为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价值;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荐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8 mg/L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较低,而淋巴瘤化疗后诱发心肌梗死的病例国内亦罕有报道.现报道1例年轻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由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伴有较多心血管事件,因此早期识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以及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性因子能够很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1];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CRP水平能否预测直接PCI术后近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