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尹士男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11)
目前女性寿命延长,绝经后时间延长。因此,治疗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多汗、潮红,尤其是预防雌激素长期缺乏的后果一如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是重要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雌激素替代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进展及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尹士男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7)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可提供大量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hlGF-Ⅰ),本文讨论了 rhIGF-Ⅰ治疗的应用前景。IGF 可起内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许多组织都可以产生。IGF-Ⅰ和 IGF-Ⅱ可以使细胞从Go期转入 Gs 期,促进细胞分化,增加分化细胞的代谢。滴注 rhlGF-Ⅰ可改善垂体切除术后和 相似文献
64.
静脉及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临床高血糖治疗的效果。方法:12例NIDDM及10例IDDM病人接受了观察。其中10例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8例接受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4例行胰岛素泵连续静脉输注治疗。 3组治疗的靶血糖值均在3餐前及睡前血糖为≥3.6 mmol/L但≤7,2 mmol/L,至少 3天。结果:3组达到靶血糖值时胰岛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均 P>0.05),但两泵组强化治疗平均治愈天数显著缩短,且血糖控制更优于常规组。但皮下泵连续注射组低血糖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用药组。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或静脉输注胰岛素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较常规皮下注射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目前常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40岁以下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胰淀素(IAPP)Ser20Gly突变在该人群的发生情况.方法:常规方法测定234例40岁以下发病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GAD抗体、胰岛素抵抗,分析其家族史和治疗情况并用PCR-RFLP和直接序列分析方法对IAPPSer20Gly突变情况进行筛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FBG,PBG2h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TG增高(P〈0.05),平均HbA1c(10.4±2.4)%,HOMAIR 3.63~8.60.GAD-Ab阳性者占3.4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61.54%.饮食、运动疗法和口服药物治疗者分别占40.6%,41.03%,而胰岛素治疗者有18.65%.在234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2例IAPP基因Ser20Gly突变者,其中1例为纯合子,另1例为杂合子突变.结论:40岁以下发病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APP Ser20Gly突变在该人群发生率约为0.85%.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281例随机分为2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连续静脉壶入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20微克/(日.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判定及治疗前后血管超声及血凝指标分析。结果患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达93.71%,对照组为49.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动脉管腔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扩大(P<0.05),治疗组用药后tPA显著升高。PAI-1有显著降低。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是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7.
成功抢救1例严重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并心跳骤停患者,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糖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2000住院的158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烧伤原因、有无呼吸道烧伤及住院时间与烧伤早期血糖的关系。结果:中度以上烧伤患者伤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烧伤面积、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电烧伤较其他类型烧伤患者血糖升高更明显,伴有呼吸道吸人性烧伤患者血糖显著高于无呼吸道吸入的烧伤患者。对上述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升高只与性别、年龄、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有关,它们是影响血糖变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烧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存在相关性,这对预测、评价烧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并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9.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各国指南均对强化调脂治疗进行了规范.指出他汀类药物是目前调脂治疗的基石。然而,调脂治疗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他汀类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肝损害、肌损害.以及对认知。血糖、肿瘤、尿蛋白排泄等的影响).单用他汀类药物难以使LDL—C达标,或是尽管实现了LDL—C目标值,但未能消除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等。本文旨在分析上述问题并列出部分对策. 相似文献
70.
打开电视,"某某瘦身仪器"教你如何去除小腹、大腿等地方的赘肉;翻翻杂志,一份份减肥食谱,等你试用。而这不仅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肥胖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和超重会伴发心血管和营养代谢等方面的严重疾病。医学界公认的"死亡五重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已被证明与肥胖和超重有关。而且,这可怕的"五重奏",可能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据资料统计,全世界肥胖症患者正以5年增加一倍的势头上升。在我国,肥胖人数超过8000万,超重人数达2亿,平均每7.5个中国人就有一人体重超标。如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