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健康教育在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护理工作者,工作中有许多的危险因素,威胁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的健康,使其受到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其工作和学习,做好自我防护已成为护理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以有效地做好自身防护。现将护理工作者常见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18氟-米索硝唑(18F-FMISO)乏氧显像与鼻咽癌临床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间经病理学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39例,依治疗情况分为未化疗组和化疗组,未化疗组12例,化疗组(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静脉化疗)27例;按照2009年鼻咽癌第7版UICC分期标准进行T分期, T1期3例,T2期14例,T3期13例,T4期9例.39例患者均进行18F-FMISO PET/CT显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鼻咽癌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原发灶放射性摄取视觉分析有无差异,以及两组间的SUVmax值有无差异;采用秩相关检验(Spearman相关)进行不同T分期肿瘤原发灶放射性摄取视觉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T分期肿瘤原发灶SUVmax值有无差异;以鼻咽癌大体肿瘤体积中位数26.6mm3为分界点,将原发灶分为两组,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间SUVmax的差异.结果 ①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原发灶视觉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7.5,P=0.098),两组间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18,P=0.188).②不同T分期肿瘤原发灶放射性摄取视觉分析显示T分期与放射性摄取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 rs=0.513,P=0.001),不同T分期的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733,P=0.021).③体积≤26.6mm3组的SUVmax为1.41±0.21,体积>26.6 mm3组的SUVmax为2.05±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04).结论 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原发灶SUVmax值与原发肿瘤大小及T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与鼻咽癌化疗与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肿瘤越大乏氧程度越明显,并对指导鼻咽癌生物靶区勾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SZ-121的制备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作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一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SZ-121,该抗体与胰腺癌组织呈阳性反应,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呈弱阳性反应。结论单抗SZ-121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44岁,因体格检查行PET/CT显像.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370 MBq,60 min后嘱排空小便行PET/CT检查(德国Siemens Biograph TruePoint 64 PET/CT仪).PET/CT显像示左肾上极见一局灶性FDG异常浓聚灶(图1),大小约为2.27 cm×1.54 cm,SUVmax为16.65,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肾恶性病变不排除.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相应指标的正常参考值):CEA为3.21(0~3.4) μg/L,AFP为3.92(0~7) μg/L,CA19-9为12.35(0~27) kU/L,CA72-4为4.52(0~6.9) kU/L,细胞角蛋白片段为0.62(0.1~3.3) μg/L,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示动脉期左肾上极见一大小约2.27 cm×1.54 cm稍低密度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病灶轻度强化,门脉晚期左肾上极病灶下部见造影剂充填,呈分层现象,密度与肾盏及肾盂内造影剂密度相仿(图2);随时间延迟,左肾上极病灶CT值也较门脉晚期增高,诊断为肾盏憩室.  相似文献   
25.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同时重建衰减与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病变/正常组织比值(L/B).并与同期CT、B超结果和血清CA125水平比较.20例施行2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以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判,13例未再次手术者以随访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4例患者发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3例假阳性.衰减与无衰减校正图像L/B分别为4.9±4.3和4.2±4.0.9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4例假阴性.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62.5%、78.8%、87.5%和55.6%.与CT、B超结果比较,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x2=4.89、5.0,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增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食管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45例食管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同期CT及术后病理作比较.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优于CT,对食管癌周围组淋巴结诊断特异性及食管癌非肿瘤周围组淋巴结转移诊断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优于CT.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发现7例远处转移.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对食管癌的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67岁,因下腹部疼痛伴腹围增大2个月就诊.自发病来,患者体质量减轻3 kg,纳差,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格检查:血压120/75 mm Hg(1mm Hg=0.133 kPa),体温36.5℃,呼吸20次/min,脉搏85次/min,心肺听诊正常,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无水肿,外阴及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及双侧附件扪诊欠清.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和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判断的差异.方法 对18F-FDG PET-CT显像中发现的3l例肺结核病例,分别用CT图像和PET图像对肺结 核病灶是否活动进行判断,然后对两种影像学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判断结果一致者26例,不一致者5例.6例CT诊断为非活动性肺结核者(愈合病灶),PET均判断为非活动性病灶;16例CT示病灶大部分钙化、伴有少许索条影(陈旧性病灶)并诊断为非活动性肺结核者中,5例PET判断为活动性病灶,其中3例病灶为结节的未钙化部分放射性轻度浓聚,2例为索条影伴有放射性轻度浓聚;9例CT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者,PET均判断为活动性病灶.结论 18F-FDGPET在判断愈合后的结核病灶和完全处于活动期的结核病灶时,与CT判断结果一致,但在对陈旧性结核病灶是否存在残余活动性病灶的判断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29.
对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和CT检查,分别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PET和GTV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1,例GTVPET〉GTVCT,3例GTVPET〈GTVCTT。PET检查后3例临床分期上升。5例分期下降。认为^18F-FDG-PET能更好地分清肿瘤和正常组织,有望鉴别肺不张和肿瘤。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125在胃癌术后腹膜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至2016年因胃癌术后在本院复查的、相关临床资料齐全的181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有无腹膜转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比较两组间血清CEA、CA19-9及CA125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比较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胃癌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组患者原发病灶的浸润深度更深、分化程度更低、淋巴结转移数更多、肿瘤分期更晚,且Lauren分型多为弥漫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无腹膜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中CA 125的诊断效能最高.CEA+ CA19-9+ CA125联合检测诊断腹膜转移的灵敏度高达91.7%,高于CA19-9+ CA125联合检测及三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原发病灶T分期为T2和T4期、N分期为N2和N3期、中低分化、弥漫型胃癌及Ⅲ、Ⅳ期患者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几率较高,术后密切随访血清CEA、CA19-9及CA125水平可早期诊断腹膜转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