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通过回顾治疗策略积累治疗SA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CT分级D和E级SAP患者共20例,全部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膜炎;均出现麻痹性肠梗阻。15例在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4.6d;5例患者在发病24h后接受治疗,平均住院天数21.6d。所有患者均应用生大黄。结论及时就诊,及时获得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本组患者全部存活的重要因素;要重视肠道清除;对SAP的治疗可引入预防性治疗的观点。  相似文献   
53.
尚华 《家庭护士》2007,5(2):71-72
口腔科门诊护士要及时地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治疗工作.近年来一些医院中的口腔门诊医生的数量明显增加,而护士的配备呈滞后状态,往往几位护士要兼管所有门诊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管护师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肝外胆管结石的MDCT影像特征,探讨其误诊及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43例经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MDCT及MRI(MRCP)检查,并与ERCP结果对照.结果 密度< 40 HU结石及泥沙样全部漏诊.密度40~60 HU组中,<0.5 cm、0.5~1.0 cm、>1.0 cm结石误漏诊率分别为100% 、40%、11%.密度>60 HU组中,<0.5 cm、0.5 ~ 1.0 cm、>1.0cm结石误漏诊率分别为20%、20%、17%.密度40 ~ 60 HU组中,胆总管无扩张及胆总管扩张患者误漏诊率分别为100%、60%.密度>60 HU组中,胆总管无扩张及胆总管扩张患者误漏诊率分别为50%、22%.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的误诊及漏诊受其密度、大小、位置、胆管扩张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5.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16层螺旋CT检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IAH)的16层螺旋CT检查方法,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22例主动脉急症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诊断为IAH。使用16层CT获得层厚1.25mm的图像,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结果:22例IAH中,A型1例,B型21例。6例IAH伴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1例有动脉粥样硬化,5例合并动脉瘤。结论:IAH的16层螺旋CT检查应包括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观察以轴面为主。IAH主要CT表现为平扫时管壁内新月形高或混杂高密度影及内膜钙化移位,增强扫描无强化及无内膜片。IAH可合并主动脉其他病变,根据上述征象可与其他主动脉急症鉴别。  相似文献   
56.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肝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重叠感染组)各115例,两组病情(轻、中、重度)和HBV DNA定量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组中74例和重叠感染组中的5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做肝活组织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BV标志物,HBV DNA及抗HEV lgM。结果重叠感染组重型肝炎57例,发生率49.6%,死亡29例,病死率25.2%;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5例,发生率4.4%,死亡2例,病死率1.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58.80和27.01,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10~4患者:重叠感染组占83.7%(36/43),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占97.1%(67/69),x~2=4.73,P<0.05;重叠感染组总胆红素平均(495.0±217.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967.0±395.0) U/L,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总胆红素平均(216.0±195.0)μmol/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373.0±212.0)U/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0.20和14.52,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G3和G4重叠感染组33例,占64.7%,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25例,占33.8%,x~2=12.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感染组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HBV DNA水平低,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护理,降低相关并发症,从而改进护理质量。方法入选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324例做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对比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18例,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脱管,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满意度、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止血时间、S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作为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术后分期为T3,T4和(或)N+的胃-食管交界处或胃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2次/日化疗,连服2周后休息1周,第21天重复1次;放疗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精确放疗技术(DT45~50.4)Gy,180 c Gy/次,5次/周。B组接受6周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其中卡培他滨1 000 mg/m2每日2次,第1~14天;第1天静脉注射奥沙利铂130 mg/m2,第3~4周重复1次。结果 A组1,2,3年总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均高于B组;血液学毒性及外周神经毒性较B组发生率低。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较好,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0.
尚华  赵钢  杨凌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10):1859-1863
背景:外周血具有收集方便、供者不需麻醉、无骨髓穿刺痛苦等优点,利用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来获得转分化后的肝样细胞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诱导下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5/10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1806组细胞培养室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外周血由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11名健康志愿献血者提供。肝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为Peprotech公司产品。 方法:采集志愿者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RPMI1640液培养2 h后,去除未贴壁细胞。将贴壁细胞分为4组:对照1组加入含140 μmol/L β-巯基乙醇、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RPMI1640液培养6 d;对照2组、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在其基础上向RPMI1640液中加入5 μg/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0.4 μg/L白细胞介素3。洗涤后,对照组换用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0 d,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在其基础上加入20 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加入10 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主要观察指标: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诱导后甲胎蛋白及白蛋白的表达。 结果: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形态呈较均一的圆形,活细胞率>95%,培养2 h后贴壁细胞呈毛糙的圆形,6 d后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细胞趋向融合,对照组细胞未形成集落,呈单个细胞生长。经诱导培养后,4 d时部分细胞体积变大,向类圆形细胞转变,随培养时间延长,类圆形细胞比例增加,至20 d后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对照组培养20 d后多数细胞呈梭形或纤维样,少部分细胞呈圆形。诱导培养后第6,10,14,20天,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甲胎蛋白、白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各时间点均呈阴性表达。 结论: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诱导条件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