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0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50篇
内科学   514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10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科学   741篇
综合类   1957篇
预防医学   848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74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013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表位的表达情况,以及瓜氨酸化表位对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s)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实验:实验组加不同浓度梯度的脂多糖、热灭活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或二型胶原(CII)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等不同刺激物诱导体外培养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化,等量PBS作为对照组,利用特异性结合瓜氨酸化表位的单克隆抗体ACC4(IgG1)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C1(IgG2a)作为阳性对照,Hy2.15(IgG1)和L243(IgG2a)分别作为同型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瓜氨酸化蛋白表达;体内诱导实验:SD大鼠右膝关节内注射不同浓度脂多糖作为实验组,左膝关节内注射等量PBS为对照组,3 d后取膝关节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利用上述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瓜氨酸化蛋白表达;建立不同种系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评价其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收集小鼠血清与高滴度抗瓜氨酸化抗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及类风湿患者血清中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关节炎小鼠关节软骨瓜氨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特异性结合瓜氨酸化CII 表位的ACC4抗体未能结合至经不同诱导的关节软骨组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C4抗体和含高滴度的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均能结合至CIA小鼠关节炎症关节软骨周围的滑膜组织;成功构建不同种系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其发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液相芯片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的抗瓜氨酸化抗体低表达或几乎不表达,但抗CII三螺旋结构多肽的抗体反应性较强。结论 轻度急性炎症反应不足以引起关节软骨蛋白瓜氨酸化,其特异性抗原表位的表达需要高强度的炎症反应。二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中炎症关节软骨蛋白可表达瓜氨酸化抗原表位,但瓜氨酸化抗原表位的表达不足以引起小鼠体内抗瓜氨酸化抗体的免疫应答,其免疫应答需要更多的刺激信号来诱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超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相关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根管治疗后牙体均出现大面积的缺损,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分为超瓷嵌体组以及树脂填充组,每组纳入43例,其中超瓷嵌体组患者共包括患牙46颗,树脂填充组共包含患牙44颗。所有患者均在修复之后的6m以及12m进行回访,并且针对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6个月回访的整体成功率为:超瓷嵌体组100%,树脂填充组93.18%,两组关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对比,超瓷嵌体93.33%,树脂填充组70.45%,超瓷嵌体组明显好于树脂填充组,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复合树脂填充方式,超瓷嵌体本身不仅具备树脂的特性,而且能够对于患者的牙体形态、咬合关系以及临近关系进行准确恢复,并且整体耐磨性、美观度都明显更高,具备明显更高的牙科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治疗III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EA) 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63例III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膜外径路组和胸腔镜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组患儿(胸膜外径路组35例,胸腔镜组28例)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III型CEA的手术疗效。结果 (1) 2组患儿性别、早产儿数、合并畸形数、III型食道闭锁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日龄、出生体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组患儿住院天数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2组患儿术后死亡数、术后吻合口漏数、术后吻合口狭窄数、术后气管食管瘘复发数比较,结果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膜外径路组35例1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1例同期行左侧开胸,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同期行胃空肠吻合、胃造瘘术。胸腔镜组28例均一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 更多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硫喷妥钠对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tol)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抑制作用中可能的电生理改变作用。方法采用急性分离的人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硫喷妥钠[30μmol/L(T1组)、100μmol/L(T2组)、300μmol/L(T3组)]对细胞膜瞬间外向钾电流的影响。结果 T1组硫喷妥钠在 30~ 60 mV有抑制Itol的趋势,其中,在 50 mv和 60 mv有明显抑制作用(n=21,P<0.05);T2组和T3组硫喷妥钠分别在测试电位 30~ 60mv(n=19)和 20- 60 mV(n=17)时,对Itol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在膜电位去极化至 60 mV时,三组浓度(30μmol/L、100 μmol/L、300μmol/L)的硫喷妥钠对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0.7±3.3、21.3±3.8和(49.3±4.8)%,不同浓度效应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r=0.943,P<0.05)。电流-电压曲线基本形态无显著变化。结论 临床相关及其高于临床浓度的硫喷妥钠对人心房肌细胞Itol有明显而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提示这种改变与硫喷妥钠的心肌抑制作用中的负性变时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胫骨-股骨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6例ACL损伤患者进行胫骨-股骨单隧道双束解剖重建ACL,先后钻取胫骨、股骨隧道,屈膝120。由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之后引入双束同种异体肌腱(或自体肌腱),肌腱胫骨端、股骨端(沿肌腱间打入钉鞘形成双束)固定,术后随访,按照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最后随访时,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45例患者(97.8%)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I度阳性。KT-1000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平均为(-0.47±1.39)mm,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36.07,P〈0.01);其中30例(65.2%)〈0mm,即患侧关节稳定度高于健侧;15例(32.6%)为0~2mm;1例(2.1%)〉2mm。所有患者轴移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活动度检查发现42例伸屈活动度均正常,1例有5。屈膝欠缺,1例患者有10。屈膝欠缺,2例有5。过伸欠缺。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分析,45例(97.8%)IKDC评级为正常,1例(2.2%)评级为接近正常。综合分析,44例(95.7%)IKDC评级正常,2例(4.3%)为接近正常。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94.9±3.7)分,Lysholm评分为(93.71±3.3)分。受伤前Tegner评分平均为7.3分,最后随访时为6.9分。结论对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施行胫骨一股骨单隧道双束解剖重建,能够建立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膝关节,使所有患者获得IKDC评级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为健侧颈7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经皮下和椎前两种健侧C7移位时,正中神经返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尺神经深支以及正中神经返支起点以上365 mm点距肱骨外上髁的长度.结果 经椎体前通路时测得效应器与健侧C7神经吻合点之间长度为(80.6±2.9)cm,经颈前皮下通路时长度为(86.5±3.1)cm.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测量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深支起点上365 mm分别位于肱骨外上髁上(4.6±0.7)cm和(6.7±0.8)cm处,两点均位于肘上部.结论 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不能恢复内在肌功能;经椎前通路优于经皮下通路;高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均位于肘上.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间接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进行间接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随访10个月~5年。结果 采用Helfe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3例(I型6例,Ⅱ型5例,Ⅲ型2例),良4例(Ⅱ型3例,Ⅲ型1例),差2例(Ⅲ型)。结论 该方法保护骨折部软组织附着,间接复位稳定固定可提高骨折愈合率及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忻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双管型脊髓纵裂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和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率可达91%,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合并TCS的患者一旦确诊.无手术禁忌证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黄连制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gfang、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黄连制剂治疗大鼠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GRADE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