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绿标  章翔  林旭妍  李侠  宋蕾  梁景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27-30,i0002
目的:建立一个方便、有效的动物实验模型以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健康家猫1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假手术组(2只),参照四血管阻塞法制作猫全脑缺血模型。先用显微手术的方法分离家猫双侧椎动脉并电凝,永久性闭塞双侧椎动脉。24h后再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血流。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分离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一侧大脑皮层中,假手术组猫大脑皮层注射同量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1个月后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结果:实验家猫12只,进入结果分析9只。(1)缺血再灌注组10只家猫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死亡2只,1只夹闭血管后始终未出现静息脑电波,模型制作成功7只,成功率70%。假手术组家猫全部存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家猫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饲养1周后,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均逐渐有所改善。②原代培养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2—3d后,大部分细胞死亡,只有少数以单细胞形式悬浮生长。部分细胞分裂形成几个到几十个细胞的细胞团。到7—10d时可生长成有数十个到数百个细胞的细胞团,也呈悬浮生长。这些悬浮生长的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能够贴壁生长并部份分化成神经微丝抗原阳性的神经元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原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3)细胞移植后,家猫症状有所改善,但移植侧与对侧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改善无明显差别。④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猫前脑后1个月仍有大量存活,部份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部份细胞向猫脑组织中迁移。迁移深度0.1—0.2mm。呈弥散性分布。沿针道侧壁贴附的细胞呈圆形,迁移到脑组织深部的细胞大多呈梭形。海马及对侧脑皮层等远隔部位未检测到阳性细胞存在。不同个体间未发现明显差异。⑤缺血再灌注组脑皮层及海马CA1区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典型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结论: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模型中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成功建立一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32.
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红蓼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光谱解析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3,5,7-三羟基色原酮(Ⅱ),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Ⅲ),槲皮素(Ⅳ),花旗松素(Ⅴ),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Ⅵ)。结论3,5,7-三羟基色原酮、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和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为首次从红蓼果实中分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CSP)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CSP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CSP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19例CSP的声像图特征,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妊娠囊型(12例),混合回声包块型(7例),初诊误诊率21.1%(4/19),超声诊断符合率78.9%(15/19)。结论 CSP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图像表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SP和判断治疗效果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海拔2 850m的高原低氧条件下45h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期间,脑力疲劳对个体外显操作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7名20~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在完全睡眠剥夺条件下,每隔6h进行1次元认知能力测验,具体内容为一组难度水平不同的系列加法任务.结果①通过总体分析,被试完成各难度水平任务的正确率与其主观评判等级之间的相关为0.63(P <0.01),表明这二者具有较度的一致性;②对SD过程中各次测验的三项校验指标,即确信等级与正确率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校验曲线的斜率和最高确信等级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三项指标在各次测验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其F值分别为F7, 43≈0.455、F7, 43≈0.646和F7,43≈1.001.结论个体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作为人体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在海拔不超过2 850m,SD不超过45h的时间内,其基本保持完好,可采用主观报告的方法对脑力疲劳程度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单侧液压脑损伤(FPI)对大鼠双侧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CA1区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模型,脑标本分为对照组(包括正常对照和假手术对照)、FPI损伤同侧组和FPI损伤对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水平切片GFAP表达,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FPI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GFAP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强。FPI损伤同侧组兴奋性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的斜率比其他两组显著增大(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易化(PPF)比值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幅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抑制(PPD)比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对双侧海马均可产生影响,导致双侧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减弱。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对两种不同心电后门控冠脉CT扫描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满足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最优扫描方案,以有效降低儿童心脏CT扫描的辐射剂量。 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共计32例患儿在我影像中心CT室进行心脏冠脉CT扫描。患儿年龄范围2个月~4岁,随机分成二组,16例/组。A组使用心电调节管电流方案进行扫描,电流设定范围70-350mA,350mA用于R-R间期40-80%期相扫描,余心动周期相使用70mA进行扫描;B组采用个体化电流方案进行扫描,即根据患儿定位相上特定区域的CT值确定该患儿自身的扫描管电流。余扫描参数组间一致。对比三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质量参数(图像主观评分,图像客观噪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 结果:(1)图像质量:两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平均主观评分分别为A组3.4±0.3,B组3.5±0.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图像客观评分指标:胸部肌肉区客观噪声A组25.0±4.8HU,B组,C组25.85±1.2HU,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辐射剂量:两组扫描方案所得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DLP(mGy×cm): A组124.41,B组78.64,组间差异显著(P值<0.05)。有效剂量(mSv):A组3.23mSv,B组2.34mSv。B组所得DLP及有效剂量低于A组。 结论:个体化设定管电流法更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是一个更值得推荐的儿童心脏CT低剂量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婴幼儿胆管疾患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4年4月~2005年9月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婴幼儿胆管疾患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闭锁22例;胆汁黏稠综合征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4例,其中合并胰胆管合流、胆石症、胆泥沉积症各1例.MRCP能直接显示胆管树及胰管的形态,明确胆管闭锁、扩张、梗阻的部位、范围,定性诊断率达95.6%.结论:MRCP不用对比剂,无损伤,在婴幼儿胆管疾患的诊断中敏感性及定性诊断率高,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9.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创伤后TNF-α和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后脑创伤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浓度变化,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h、12h、24h、48h、72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动物5只。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动物。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50mg/kg体重)腹腔注射治疗,伤前1d治疗一次,伤后每天治疗一次;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股静脉取血,静置分层后离心,取血清低温保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结果伤后治疗组TNF-α和IL-1β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降低伤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对脑创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导尿时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对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在麻醉前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对照组(40例)在麻醉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分值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分值和导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躁动分值与导管脱出呈正相关。结论在麻醉前行导尿术,可明显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