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420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87篇
  3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背景:不稳定膀胱的发生与毒蕈碱受体(MR)变化有关,MR有5种亚型,而膀胱逼尿肌仅有两种亚型—M2R,M3R,目前尚不清楚MR亚型在不稳定膀胱发生中的作用。目的:探讨MR亚型密度变化与不稳定膀胱发生之间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中心。材料:实验在重庆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为30只Wistar大鼠。方法:建立不稳定膀胱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在10g/L苯巴比妥麻醉下,对大鼠施行尿道结扎手术,造成尿道不完全梗阻。对照组大鼠仅切开皮肤,而不结扎尿道。采用RT-PCR方法测定实验组大鼠不稳定膀胱及对照组逼尿肌MR亚型密度。主要观察指标:尿动力学,M2RNA和M3RNA含量,及两者的比值变化。结果:对照组逼尿肌组织含有M2RNA和M3RNA,M2RNA(1.67±0.42)含量明显多于M3RNA(0.64±0.19),两者之比约2.59∶1,没有检测到M1,M2和M3亚型的mRNA。实验组大鼠不稳定膀胱逼尿肌中M2和M3密度均增加,分别为(2.03±0.65)和(1.53±0.46),M3增加更明显(P<0.01),两者比值显著缩小,约1.4∶1。结论:不稳定膀胱产生与MR亚型上调及M2R,M3R亚型之间的比例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该院经近10年努力,研制成功NDY—01型尿动力仪,现已通过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该成果荣获1993年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尿动力学研究能更直观地了解尿路功能,已成为泌尿外科重要的研究领域。尿动力仪是尿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浸润现象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盐酸丁咯地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实验提示盐酸丁咯地尔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PMNs浸润过程中核因子  相似文献   
14.
逼尿肌兴奋性及逼尿肌不稳定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2):1969-1971
正常成年人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只在排尿期出现逼尿肌收缩而在储尿期不会出现逼尿肌收缩,如果在储尿期出现具有一定强度(大于或等于15cmH2O)、人为意识不能抑制的逼尿肌收缩即称为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DI可由多种病变引起,是最常见的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者还将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但到目前止对DI的产生原因仍无满意的解释,临床治疗效果还远不如意。有关DI的产生原因已成为一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5.
钬激光技术及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钬激光 (Ho :YAG)是近 10年来发展起来的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医用新激光 ,在目前腔内技术中独具气化切割、凝固止血和碎石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排尿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 利用水浴条件下离体逼尿肌条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老龄Wistar大鼠膀胱逼尿肌条对不同浓度卡巴可、去甲肾上腺素、ATP的收缩反应改变;阿托品对卡巴可诱导逼尿肌收缩的舒张反应改变;异丙肾上腺素对电刺激诱导逼尿肌收缩的舒张反应改变。结果 与青龄组相比,老龄大鼠膀胱逼尿肌对ATP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对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反应在高浓度时增强;对卡巴可、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没有差异。结论 老龄大鼠排尿功能障碍可能与β-肾上腺素能、嘌呤能神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宋波  金锡御 《重庆医学》1994,23(2):67-69
21例BPH手术治疗后仍有排尿困难,经内窥镜等检查不能明确原因者,19例经尿动力学检查明确了原因。其中前列腺残留8例,后尿道办膜样梗阻4例,逼尿肌/无力2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假性排尿困难2例。尿动力学检查对病因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4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并在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中无明显出血,无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发生。随访18~74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活性的影响。结果 :RDP12 5 8可显著抑制大鼠脾细胞增殖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HO 1的活性。结论 :RDP12 5 8能够显著抑制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所致大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 ,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HO 1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500例健康个体的MTHFRC677T基因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河南汉族人群中MTHFRC677T突变纯合子TT型频率为32.8%,突变杂合子CT型频率为34.6%,野生型CC型频率为32.6%,T等位基因频率51.1%,与其他种族相比较,MTHFRC677T基因型在中国河南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其他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结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