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对脓毒症休克兔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联合静脉注射内毒素制备脓毒症休克模型,将7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ALI模型组(B组)、多巴酚丁胺低剂量组(C组)、多巴酚丁胺中剂量组(D组)和多巴酚丁胺高剂量组(E组),分别于造模后3h和6h点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蛋白浓度;计算肺湿/干重(wet to dry weight,W/D)比值;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对肺组织病理损伤进行评分.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AMP、AQP5蛋白浓度在3h及6h明显降低(3.53±0.43)pmol/mL vs.(21.18±0.62)pmol/mL; (0.44±0.04)pmol/mLvs.(0.99 ±0.06)pmol/mL;(2.71 ±0.56) pmol/mL vs.(21.78±0.62) pmol/mL; (0.29±0.05) pmol/mLvs.(0.91±0.06) pmol/mL;P<0.001,W/D比值则明显升高P<0.00.与B组相比,C组cAMP及AQP5蛋白水平在6h明显增加(8.48±0.61) pmol/mLvs.(2.71 ±0.56) pmol/mL,P<0.001; (0.49 ±0.04)pmol/mLvs.(0.29±0.05) pmol/mL,(P=0.001),D、E组cAMP及AQP5蛋白水平在3h、6h明显增加(10.86±0.66) pmol/mLvs.(3.53±0.43) pmol/mL;(0.60 ±0.05) pmol/mLvs.(0.44±0.04) pmol/mL; (13.80 ±0.49) pmol/mLvs.(2.71 ±0.56) pmol/mL; (0.64 ±0.03) pmol/mLvs.(0.29±0.05) pmol/mL; (15.57 ±0.60) pmol/mLvs.(3.53±0.43) pmol/mL; (0.91 ±0.05)pmol/mLvs.(0.44±0.04)pmol/mL; (19.30±0.42)pmol/mLvs.(2.71±0.56)pmol/mL;(0.89±0.08) pmol/mLvs.(0.29±0.05)pmol/mL;P<0.01,E组W/D比值明显降低(P=0.002;P=0.001).与C、D组相比,E组cAMP及AQP5水平在3h、6h均有所增加(P<0.01).光镜及电镜下,B组肺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伤均较重,肺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多巴酚丁胺干预后,肺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伤有所减轻,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多巴酚丁胺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程度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肺组织cAMP水平,上调AQP5蛋白表达量有关,且大剂量多巴酚丁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2.
宋杨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41-141
目的介绍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体会。方法 51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都采用关节镜下缝合技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交锁(locking)、失控感等症状基本消失,术后优良率为87.5%。结论关节镜下修复半月板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申旭霞  周燕  赵超芬  宋杨 《医学综述》2013,19(15):2819-2820,2823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B、C基因型,了解不同类型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135例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结果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成功分型131例(97.04%)样本,4例(2.96%)未检出,其中,B/C混合型28例(20.74%);C型17例(12.60%);B型86例(63.70%)。B基因型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C基因型、B/C混合型(P<0.05)。B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C基因型与B/C混合型(P<0.05)。结论本地区的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是C基因型、B/C混合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院成分输血的进展与趋势。方法对我院1998年以来全部输血资料(包括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2008-2010年全部用血进行分型统计。结果成分输血率从1998年的17.2%上升到2010年的99.0%。结论我院成分输血率逐年上升,自2006年起均超过90%,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成分输血率(985%)的标准,大大减少了全血榆注量,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节约了血源,做到了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砷对THP-1巨噬细胞氧化应激和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0、4、8和12μmol偏亚砷酸钠染毒THP-1巨噬细胞48 h,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1 h后,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RT-PCR检测细胞内ABCA1基因的表达。砷处理的同时加入50 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48 h,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富集,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砷处理浓度升高,ROS生成量明显上升(P0.01);ABCA1基因表达下调(P0.001);脂质富集和凋亡比例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入NAC后ROS产生明显下降;ABCA1基因表达上调(P0.001);脂质富集和凋亡情况明显缓解(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砷能够通过氧化应激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ABCA1基因的表达,增强细胞内脂质富集。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 探讨裕固族在不同聚居地对生理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26名东、西部裕固族人员的生理健康指标调查.用Sysmex XT-1800i型全自动24项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功能和血清酶的测定.结果 血常规检测结果示东部与西部的RBC,Hb,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酶水平检测结果示ALT水平(30±24)U/L,明显高于西部裕固族健康人群的(20±2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GGT分别为(7894±3833)U/L、(36±26),与西部裕固族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西部裕固族健康人群LDH诊断酶学检测结果两组低值均明显高于本实验室健康人群参考值区间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P东、西部裕固族健康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健康方面,东、西部裕固族没有因为地域的迁徙导致健康方面的影响,但因为近10年来由于国家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西部裕固族迁徙至本县内海拔较低的地方,生活方式正在从游牧文化转向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饮食结构仍有很多相同处.所以需要对此进行长时间的调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应对和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23年1—6月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情况、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与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的同期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评估2023年1—6月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结果 2023年1—6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57 940例,报告发病率为39.68/10万,低于2017—2019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64.97/10万),高于2020—2022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26.37/10万)。从发病趋势来看,2023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较往年推迟,第20周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第26周达到极高流行水平。从病原构成来看,2023年1—6月全国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 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