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宋杨  孙国祥 《中南药学》2008,6(5):524-526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Chromatorex C18 ODS(200min×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45:10:45:2),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0.1)℃,检测波长:265nm。结果鸢尾苷在9.95~199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色谱指纹图谱全定性相似度和全定量相似度质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7,他引:8  
目的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全定性相似度和全定量相似度质控体系进行研究。方法用银杏叶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为例,分别从化学成分分布相似性和含量相似性2个方面评价不同批次银杏叶提取物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程度。提出用SF和S′F构成全定性相似度法来准确地解决色谱指纹图谱的定性评价问题;用W%与R%,C%与P%,Q%与M%,以及QF%与MF%分别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全定量相似度。评价时,全定性相似度均〉0.9为必要条件,上述4种全定量相似度可选择任意1组,制剂控制在90%-110%,原料控制在85%-120%,组内相差不得超过10%为合格。结果当全定性相似度和全定量相似度合格时,一方面可保证削减大指纹峰影响,等权对待小指纹峰贡献;另一方面,从突出大指纹峰对体系的作用出发进行评价,这样能同时兼顾检测所有指纹峰对体系的定性定量的贡献作用。结论全定性相似度和全定量相似度的密切结合构成色谱指纹图谱新的质控体系,是利用色谱指纹图谱宏观控制中药质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亦称作骨关节病、退行性关竹炎、老年性关节炎等。俗称“长骨刺”、“骨质增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而引起有关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根本原因是关竹软骨受破坏,软骨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质酸以及聚氨基葡萄糖产生的短链蛋白多糖聚合物从胶原网状结构上逸出,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疫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众所周知,经历了SARS暴发后,我国在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于2004-01-01全面启动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四川省卫生厅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相关部门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正积极稳妥地推进四川省网络直报工作的深入和不断完善.现将该项工作现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1993-2002年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四川省综合疾病监测系统1993-2002年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掌握自杀死亡概况,为发展预防和控制死亡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录入整理数据,用PEMS3.0对1993-2002年10年的自杀死亡监测资料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平均自杀死亡率14.72/10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15~25岁及60岁以后自杀死亡率较高,自杀方式以服毒和上吊居多,原因以家庭纠纷和久病不愈居多,时间上以春夏居多。结论四川省综合疾病监测系统自杀死亡率低于估计的全国自杀死亡率;自杀预防控制重点人群为女性,重点地区为农村,重视青少年和中年人群的预防,主要策略为发展社区卫生、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农药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p‘-DDE和β-BHC联合染毒对大鼠离体支持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离体培养SD大鼠支持细胞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确定后续实验的染毒剂量,p,p‘-DDE和β-BHC的染毒浓度均为10、30、50μmol/L,p,p‘-DDE β-BHC联合染毒浓度为10μmol/L p,p‘-DDE 10μmol/L β-BHC,30μmol/L p,p‘-DDE 30μmol/L β-BHC,50μmol/Lp,p‘-DDE 50μmol/L β-BHC,检测染毒后支持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50μmol/L的p,p‘-DDE、β-BHC均可使支持细胞的吸光度(A)值显著下降(P<0.05).睾丸支持细胞LDH的漏出率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二者以不同浓度联合染毒时支持细胞LDH的漏出率均显著高于对应浓度的单独染毒(P<0.05).不同浓度的p,p‘DDE、β-BHC及二者联合染毒均可使细胞内总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的含量增加(P<0.05),且联合染毒时MDA的含量与二者单独染毒时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 p,p‘-DDE、β-BHC单独和联合作用均可以引发睾丸支持细胞脂质过氧化,p,p‘-DDE和β-BHC对支持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畸形(adult acquired flatfoot deformity,AAFD)是成人足踝常见的疾患,炎症、退变和外伤导致的胫后肌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是主要发生原因,而胫后肌断裂后弹簧韧带(spring ligament,SP)应力增加导致内侧足弓塌陷和后足力线不良是主要病理特征.判断其临床分期并采取正确方法 治疗无疑是最重要的.早在1936年就有学者发现,50年代至70年代相关文献增多,目前AAFD和PTTD命名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档案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个人为单元,按归档制度整理、保管,以备查考的信息载体是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评价员工能力和业绩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记录着干部个人成长的“轨迹”,是最可靠的固化记录物,最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本文阐述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同剂量的丹红注射液,疗程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8 岁.因头晕、头痛、双眼视力下降1 周,于2008 年9 月18 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无耳鸣,无构音障碍,无肢体麻木、无力,当晚出现看白炽灯发红,无明显视力下降,无视物变形;次日凌晨因头痛而苏醒,以前额部胀痛明显,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行服用"去痛片"后症状好转;清晨双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外院头部CT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