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BVIL1,表达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底物NS5A—B小分子,为进一步研究蛋白酶活性提供方法学。方法:将PCR合成的NS5A—B(2412—2427aa)基因直接插入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BVIL1,融合表达NS5A—B片段.包涵体形式的表达产物用8mol/L脲溶解后,采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两步纯化。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于37℃酶催化条件下,分析NS5A—B底物的降解活性。结果:(1)构建了pBVIL1/NS5A—B重组质粒,鉴定证明NS5A—B基因片段正确地插入表达载体上:融合蛋白在转化质粒的HB101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分离纯化重组蛋白后浓度可达0.73g/L。(2)在NS3蛋白酶作用不同时间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底物带可被明显降解,ELISA分析也证明,NS5A—B具有酶底物活性。结论:含有酶切位点的NS5A—B融合蛋白可被NS3丝氦酸蛋白酶有效地降解,可用作为NS3蛋白酶的底物,可替代全长NS5A—B和化学合成肽用于酶活性和酶阻断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丙型肝炎病毒第一高变区代表序列重组肽的交叉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第一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抗原的交叉反应性,获得适合我国HCV感染株的高交叉反应性HVR1y序列及其组合。方法:对我国报道的HVR1序列,用计算机进行同源性分析,从中选出可能具有高交叉反应的HVR1序列,也选择文献报道的具有高交叉反应性的HVR1序列或HVR1模拟肽序列。用合成基因及重组表达技术,获得一系列重组HVR1肽,并用间接ELISA法研究这些重组HVR1对我国HCV阳性血清的交叉反应性。结果与结论:本研究获得了12条重组HVR1肽抗源,用随机选择的27份我国HCV阳性血清进行交叉反应性检测,发现每条重组HVR1均和不止一份的阳性血清有反应。选择其中4条适合我国的交叉反应性较好的重组HVR1,其交叉反应率可覆盖27份阳性血清的25份(92.5%),对解决HCV疫苗研究中存在的变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不同变异株中,筛选高保守的能涵盖多种MHC限制类型的T细胞表位,并构建重组表位抗原的原核表达质粒。方法:检索文献并结合MHC限制型,从中遴选出功能明确的T细胞表位;利用Goldkey软件,建立HCV全长蛋白序列数据库;从中分别截取各个表位所在区段,对所选取的表位进行同源性比较;从中选取保守性强的部分表位,用化学法合成表位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IL1中,构建多个融合表达质粒并在E.coli表达。结果:从文献中获得HCV免疫优势性T细胞表位18个,在由55条全长HCV序列组成的数据库中进行比较,获得了大量有关表位保守性的信息,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构建的5个表达质粒pBVIL1—T1—T5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HCV T细胞表位的特性,为表位的筛选提供了方法学依据,所选取的表位及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构建含HCV核心蛋白近C端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纯化融合蛋白,探讨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方法]PCR扩增HCV核心蛋白近C端片段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诱导表达、提取包涵体纯化日的蛋白;ELISA分析该融合蛋门的抗原性。[结果]正确构建HCV核心蛋白片段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目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获到高效表达,并得到有效纯化;ELSA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该HCVC融合蛋白检测HCV感染患者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望提高HC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5.
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表达核心链霉亲和素(core-strepavidin,core-SA)基因.方法 人工合成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克隆到pET22b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分析;目的 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HRP,ELISA法检测比较HRP-SA与商品化HRP-SA的活性.结果 人工合成的354bp DNA片段经测序确证为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 22b-core SA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经IPTG诱导后得到可溶性的表达产物.SDS-PAGE显示目的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4 000,与理论值相符.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目的 蛋白,经HRP标记后用ELISA法检测,结果 表明自制的HRP-SA与商品化HRP-SA的活性相当.结论 成功克隆和表达了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重组hMAM蛋白,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特异性的抗hMAM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特性。方法克隆表达hMAM 8-93AA、20-52AA、43-70AA、56-82AA、67-93AA区段的抗原,以纯化的pBV220/hMAM(8-93AA)为免疫原,杂交瘤技术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hMAM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其表位和特异性。结果获得6个高纯度的重组抗原,通过pBV220/hMAM(8-93AA)免疫小鼠后,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hMAM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Ab1、MAb2分别是识别hMAM20-52AA、hMAM52-67AA片段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该抗体仅在乳腺组织中呈阳性反应,在其他肿瘤组织中不反应。结论通过杂交瘤技术成功制备了两株稳定分泌且高特异性的抗hMAM不同位点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为进一步研制高灵敏的乳腺癌早期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构建人羧基肽酶H不同区段抗原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初步验证人羧基肽酶H不同抗原区段在羧基肽酶H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PCR方法调取目的基因,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人羧基肽酶H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评价羧基肽酶H抗原在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抗羧基肽酶H自身抗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获得了羧基肽酶H三种不同区段抗原,其中42~476氨基酸区段为较理想的抗原。以该全长抗原作为包被抗原检测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羧基肽酶H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42%。结论 原核克隆表达的人羧基肽酶H 42~476氨基酸区段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鉴别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8.
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表位区段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流感流行都会造成10%~20%的人感染流感病毒,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2009年4月在墨西哥、美国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是一种与猪流感病毒高度同源的新型变异毒株,它包含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病毒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的特征,是一种“杂交型”流感病毒。与传统的猪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能在人和人之间快速传播。到目前为止,全球40多个国家均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存在,国内外高度关注该病毒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制备和初步鉴定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优势肽段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两种优势肽段的融合抗原PGEX-4T-2/38kD-ESAT6-CFP10和PGEX-4T-2/Mtb8.4-MPT64-Mtb16.3-Mtb8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克隆,经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结果:获得17株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优势肽段特异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间接ELISA方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28~212,接种小鼠的腹水效价为216~22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每株单抗均能特异性的识别融合蛋白的优势肽段。结论:制备了针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优势肽段的单克隆抗体,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和抗原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克隆人黑素瘤抗原-1(MAGE-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人MAGE-1的小鼠细胞株。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的总RNA,RT-PCR法获得人MAGE-1cDNA,将测序正确的MAGE-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pcDNA/MAGE和空载体pcDNA3分别转染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GE-1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果:从肝癌细胞中成功克隆到人MAGE-1基因,经测序证明基因正确,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人MAGE-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已成功构建。将此重组质粒转入的SP2/0细胞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转基因细胞,为MAGE-1的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