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С������26���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又无特异的检查方法 ,极易误诊误治。我院 1987~2 0 0 2年共收治 2 6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32岁。肿瘤发生在回肠 13例 ,空肠 9例 ,十二指肠 4例。良性肿瘤以脂肪瘤最多 ,共 4例 ;余者为平滑肌瘤 2例 ,腺瘤、错构瘤及畸胎瘤各 1例。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最多 ,共 9例 ;余者为平滑肌肉瘤 5例 ,腺癌 3例。就诊时表现腹痛者 2 0例 ,触及腹部包块者 17例 ,有消化道出血者 4例 ;其余尚有肠梗阻、黑便、腹泻及不同程度的贫…  相似文献   
13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呈增长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异位妊娠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希望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就诊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术后随访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32.61%)(P<0.05);观察组对护理总体满意率(95.65%)高于对照组(82.61%)(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的SF-36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加快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4.
宋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36-137
目的:总结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药理作用,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在戒酒的基础上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学指标(ALT、TBil、GGT、T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生化学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症状和降低各项生化学指标,同时未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比较应用视可尼喉镜(SOS)和插管型喉罩在预测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心功能1~2级)随机分为两组:视可尼喉镜辅助插管组(A组)和插管型喉罩组(B组),每组30例。术前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全麻诱导后A组采用视可尼喉镜辅助气管插管;B组使用插管型喉罩,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时间点为入室时(T0)、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和术后第48 h,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插管时间为(34.7±9.4)s、插管次数为(1.1±0.3)次,均明显低于B组的(67.6±7.2)s和(1.5±0.4)次,A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高于B组的80.0%(P<0.05);B组术后发生咽痛、声音嘶哑者有4例,多于A组的1例(P<0.05);A组有2例患者经二次插管成功,B组有5例经二、三次插管成功,2例改换视可尼喉镜辅助插管成功,1例经纤支镜辅助完成插管。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可预测插管困难患者,视可尼辅助插管比插管型喉罩能更快速控制气道,减少插管次数,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而且插管后咽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插管型喉罩组,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比较首次治疗时单纯门诊复位法(改良Epley法)与门诊复位加自我复位法(自我改良Epley法)治疗单侧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我科眩晕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单侧PC-BPPV的150例患者中,147例符合条件并配合随访。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门诊复位组(73例)和门诊复位加自我复位组(74例),前者在门诊采用改良Epley法治疗,后者采用门诊改良Epley法复位加自我复位法(自我改良Epley法)治疗。结果:1周时,单纯门诊复位组治愈率为53.4%,门诊复位加自我复位组治愈率为83.8%(P〈O.01)。单纯门诊复位组中,手法复位与复位椅复位成功率分别为45.9%和61.1%(P〉0.05),风险比为0.752,95%CI为0.486~1.163;门诊复位加自我复位组中,手法复位与复位椅复位成功率分别为87.5%和81.O%(P〉0.05),风险比为1.081,95%CI为0.8881.316。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单纯门诊复位组0,门诊复位加自我复位组为1.3%(P〉O.05)。结论:门诊复位配合自我复位比单纯门诊复位法能更快、更有效地治愈后半规管BPPV,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纯复位椅比手法复位效果更好,但自我复位可减少两种复位方法的效果差距,可用于配合程度较好的后半规管BPPV患者。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提供新靶点.方法 选取30例MDS患者为实验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按MDS国际IPSS评分标准对实验组进行分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 PCR)、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比地西他滨治疗前后的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高危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81.8%)明显高于低危MDS患者(18.2%)(P<0.05);实验组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地西他滨治疗后,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初诊时降低.结论 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该基因的表达失活紧密相关,可能是MD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地西他滨能够逆转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为地西他滨治疗MD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8.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M)常用的化疗方案有MP(马法兰+泼尼松)、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及地塞米松)等,但上述方案治疗起效慢,完全缓解率低,反应持续时间短[1],临床疗效不尽人意.2009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MM诊治指南中将硼替佐米推荐为MM的一线用药[2].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其在MM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4].为了进一步观察硼替佐米治疗MM患者的疗效,我们将39例MM患者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酪氨酸激酶受体FLT3、c-KIT基因表达水平及FLT3-LM,以讨论FLT3、c-KIT受体对于MD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8例诊断明确的MDS患者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并提取单个核细胞,应用PCR检测FLT3基因表达水平及FLT3基因长度突变(FLT3-LM);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KI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38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有11例检测到FLT3基因表达,而对照组均未有FLT3基因表达,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FLT3受体表达阳性患者中有2例存在FLT3-LM,阳性率为18.2%,10例对照均未发现FLT3-LM。38例MDS患者中有7例检测到c-KIT基因表达,而10例对照组均未有c-KIT基因表达,阳性率为18.4%,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LT3-LM、c-KIT基因表达多为高危患者。结论:以上研究显示MDS患者存在FLT3、c-KIT基因表达异常,且FLT3-LM、c-KIT(+)多发生在高危患者。提示酪氨酸激酶受体FLT3、c-KIT基因表达异常对于...  相似文献   
140.
长春瑞滨(NVB)是作用于细胞周期M期的特异性抗癌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疗效,但细胞毒作用明显,可引起较高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