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41篇 |
免费 | 1175篇 |
国内免费 | 6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8篇 |
儿科学 | 182篇 |
妇产科学 | 238篇 |
基础医学 | 1027篇 |
口腔科学 | 274篇 |
临床医学 | 3134篇 |
内科学 | 1925篇 |
皮肤病学 | 269篇 |
神经病学 | 633篇 |
特种医学 | 73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632篇 |
综合类 | 6821篇 |
预防医学 | 2511篇 |
眼科学 | 205篇 |
药学 | 2794篇 |
50篇 | |
中国医学 | 2879篇 |
肿瘤学 | 9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5篇 |
2023年 | 437篇 |
2022年 | 544篇 |
2021年 | 665篇 |
2020年 | 592篇 |
2019年 | 446篇 |
2018年 | 481篇 |
2017年 | 316篇 |
2016年 | 351篇 |
2015年 | 419篇 |
2014年 | 1102篇 |
2013年 | 828篇 |
2012年 | 926篇 |
2011年 | 1102篇 |
2010年 | 1156篇 |
2009年 | 1089篇 |
2008年 | 1050篇 |
2007年 | 1123篇 |
2006年 | 1023篇 |
2005年 | 1138篇 |
2004年 | 1070篇 |
2003年 | 948篇 |
2002年 | 810篇 |
2001年 | 723篇 |
2000年 | 780篇 |
1999年 | 833篇 |
1998年 | 777篇 |
1997年 | 802篇 |
1996年 | 772篇 |
1995年 | 685篇 |
1994年 | 536篇 |
1993年 | 445篇 |
1992年 | 402篇 |
1991年 | 334篇 |
1990年 | 293篇 |
1989年 | 247篇 |
1988年 | 109篇 |
1987年 | 132篇 |
1986年 | 125篇 |
1985年 | 112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71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47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25篇 |
1960年 | 12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阿托品治疗近视眼患者的视觉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托品是M受体拮抗剂的代表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近视已有许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人们在对实验性视觉剥夺性近视的研究中虽然完全推翻了调解学说,但是却再次肯定了阿托品可以控制近视进展。长期用药是否会导致视网膜的光和药物毒性损伤?这确实是一个令医患共同担忧的问题。由于视觉电生理的改变早于视觉症状和眼底改变,是临床评价视网膜功能的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所以,我们对在我院行阿托品治疗的近视患者进行了视觉电生理检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自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能坚持随诊的青少年近视52人104眼,其… 相似文献
993.
99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缺血性肠病亦称急性缺血性肠炎[1].轻者表现肠绞痛或局限性缺血性肠炎,重者发生坏疽、穿孔,甚至急性肠梗死.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我们经超声诊断因肠系膜血管阻塞所致急性肠缺血性病变15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5例急性缺血性肠病均为1998年至200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发性、持续性剧烈腹痛,明显腹膜刺激征,多伴有消化道出血(血便).15例中伴有冠心病心房颤动3例,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4例,肝癌2例,腹腔感染1例,无明确病史5例. 相似文献
995.
清营汤是由清代名医吴鞠通创制,用于治疗热邪初入营分的一首著名方剂,对于方中配伍"银花"、"连翘"、"竹叶心"等药的作用,现行方剂学教材大都遵循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方中具有此作用的药物,有的教材认为是银花、连翘;也有教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云南蕊木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11,12-de(methylenedioxy)danuphyllin(Ⅰ)、蕊木碱甲(methyl chanofruticosinate,Ⅱ)、蕊木碱丙(methyl11,12-methylenedioxychanofruticosinate,Ⅲ)、蕊木碱乙(methyl demethoxycarbonylchanofruticosinate,Ⅳ)、bauerenyl acetate(Ⅴ)、高根二醇(erthrodiol,Ⅵ)、β-香树脂醇(β-amyrin,Ⅶ)、β-香树脂醇乙酸乙酯(β-amyrin acetate,Ⅷ)、羽扇豆醇(lupeol,Ⅸ)、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Ⅹ)、β-豆甾醇(β-sitosterol,Ⅺ)、myrtifolic acid(ⅩⅡ)、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Ⅳ为吲哚生物碱,化合物Ⅴ~Ⅹ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97.
998.
既往人们公认,包括肝癌在内的所有实体瘤,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一旦复发(包括转移),就无法再治,等于宣判了病人已无生还希望。号称“癌中之王”的肝癌更被喻为“不治之症”,因为肝癌切除后的复发率极高,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属手术禁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疗效渺茫。 相似文献
999.
低中心静脉压对肝肿瘤切除术出血量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或继发性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分布复杂,血窦多,止血困难,手术出血常较多。如何减少肝切除术中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报道1例原发于右侧丘脑的颅咽管瘤7年后肿瘤局部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的病例,并探讨颅咽管瘤的恶变的相关病理。方法:对病例7年前及此次临床资料参阅MRI表现进行对比,对2次手术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并对第二次手术组织进行p53、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两次肿瘤部位相同,7年前(2000年)组织镜下可见大量良性的鳞状上皮及角化物,未见明确造釉上皮成分,细胞无异型性,此次组织镜下见较多造釉上皮成分及鳞状上皮成分,部分鳞状上皮分化良好,局部可见少量角化珠,细胞密集区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并可以看到与正常鳞状上皮之间的移行,为明确的鳞状细胞癌。结论:恶性颅咽管瘤极为罕见,此类病例被认为是放疗引起颅咽管瘤的恶变,但有待于大样本的病例去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