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金标准”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DSA和MSCTA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α=0.05,P〉0.05)。结论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下肢动脉病变的60例患者,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DSA检查,应用VR、MIP、SSD等方法进行影像学诊断,比较各重建方法的诊断差异.结果:①VR、MIP、SSD的敏感度分别为81.2%、100%、100%,特异度分别为93.2%、97.4%、97.4%,准确度分别为91.1%、98.3%和98.3%.②DSA和MSCTA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性疾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重建方法中MIP、SSD诊断ASO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在诊断ASO时,MSCTA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方法:本组34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16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8例患者直接置入自膨式支架,其中有3例未扩张的患者,支架释放后未完全膨胀,但狭窄的直径超过了80%,血流通畅,未进行后扩张。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良好,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亦能代替经典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并对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脾破裂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新  宋善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42-2743
目的: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表现,探讨诊断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57例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越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武汉市蔡甸区麻风病综合防治与流行趋势分析,其综合防治经验;(1),培训专业骨干,开展普查及线索调查;(二),收治病人,加强管理,切断传染源;(三),开展麻风防治宣传,解决治愈病员出院后工作及劳动;(四),定期给患者实用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五)发挥区、乡、村“三级”基层防治网的作用,开展全方位的麻风病监测工作。通过卅四年综合防治:全区累计发现病人327例,男241例,女86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胃肠动力药在腹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肠钡餐造影检查500例患者,口服莫沙比利,30min~60min检查一次,90min、150min、180min分别检查一次,个别情况采用机动应用法,观测钡剂通过情况及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检查时间缩短2倍以上,病变检出率提高20%。结论:在腹部影像检查中(胃肠钡餐造影)合理应用胃肠动力药,可缩短检查时间,使检查图像清晰,有利于诊断,提高检查效果质量,可作为小肠、结肠病变钡餐造影检查影像诊断中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热释光剂量仪在体模中测量植入125I粒子源(型号Sinko BT-125-1)的剂量学参数可行性。方法 将测量体模进行改进使其可适用于剂量学测量。根据AAPM TG43建议测量的参数包括剂量率常数Λ、径向剂量函数gL(r)和各向异性函数F (r, θ)等,所测数据与文献中其他构造相似的125I粒子源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25I粒子源的Λ为0.928cGyh-1U-1。所测得的gL(r)范围为径向距离在1.0~10.0 cm内所对应的值。F (r,θ)范围为角度在0°~90°内所对应的值。与型号Amersham 6711125I粒子源相比,二者gL(r)值的最大差异为9.6%。二者F (r=2 cm, θ=0)值的差异为10.2%。应用此体模进行测量总的不确定度<6.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下肢动脉病变患者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DSA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MSCTA诊断区别狭窄分级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50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中长期观察24个月~72个月,追踪其临床疗效及性激素的变化,经B型超声复查观察肌瘤的变化情况等。结果:50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症状明显改善100%,栓塞前后黄体生产素、促卵泡素和雌二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栓塞24个月后肌瘤复发1例,B超发现子宫肌瘤增大。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长期疗效确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对卵巢功能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