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6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1040篇
预防医学   40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24篇
  7篇
中国医学   381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辅助陈旧性髌骨骨折精确截骨、复位和内固定方法,了解其在辅助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以来,纳入5例陈旧性髌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用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获得骨折部位骨关节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骨折移位和新生骨痂形成情况,CAD设计辅助手术模板引导骨折面准确截骨、精确复位,仿真模拟骨折复位、内固定过程,最后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结果5例患者经14~23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钢缆滑脱松动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证实骨折均解剖复位;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价,术前HSS评分为47、53、35、40、42分,术后2周HSS评分为82、83、80、85、86分,末次随访HSS评分为95、86、89、90、91分。最后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价:优5例。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精确界定髌骨骨折面、模拟骨折复位内固定、个性化手术模板引导精确截骨、复位和内固定过程,解决了陈旧性髌骨骨折截骨部位确定困难、复位欠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3例合并食管穿孔、颈胸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2~87岁,病程2~11 d。术前CT扫描评估异物位置、食管损伤及周围炎症情况,其中异物位于第一狭窄16例、第二狭窄4例、第三狭窄1例及第四狭窄2例,合并食管穿孔23例、食管周围炎17例、食管周围脓肿3例、颈部脓肿2例、纵隔脓肿1例。23例中,行经硬性食管镜异物取出术17例、颈侧切开探查异物取出术5例、开胸探查异物取出术1例,围手术期配合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术后根据Stooler分级标准评价食管损伤后食管狭窄程度。结果 本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手术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均顺利拔除鼻饲管,行颈侧切开和开胸探查的患者均顺利拔除伤口引流管,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并发颈段食管狭窄Ⅱ级,行食管扩张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出院后随访3~5个月,23例均正常进食普通饮食,标准食管狭窄程度Stooler分级均为0级。结论 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应依据异物嵌顿部位及患者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出异物,同时给予围手术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多学科联合施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目的应用位置候选基因法了解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定位区域内的两个基因KCNN4、KPTN与该家系耳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一个6代相传、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定位于DFNA4座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成员,针对候选基因KCNN4、KPTN的全部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反应、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或多态性位点的检测与鉴定。结果两种基因的各对引物均有较好的扩增效果,直接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在KCNN4基因的所有编码区未检测到突变;在KPTN基因外显子10的编码区鉴定出一处同义突变(2154G/A,P302P),该突变不与家系的耳聋表型共分离,为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93424)。结论该中国DFNA4家系的耳聋表型不是由其定位区域内的KCNN4、KPTN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所导致,但这两个基因仍是极好的耳聋候选基因,其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观察分析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进行预测时,不同预测方法 的结果 差异性。方法 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40例牙颌偏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由医师基于经验进行预测,基于影像学检测结果 进行预测。具体指标包括上唇突点到B线、下唇突点到B线的距离、软组织鼻下点到唇红最上点之间的连线与通过软组织鼻下点的鼻底切线形成的前下交角。结果 仅凭借经验,对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前后,上唇突点到B线距离变化的预测值高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对上唇突点到B线距离变化的预测值低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对前下交角变化的预测值低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结论 临床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进行预测时,应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可有效提高预测结果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Cubili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白蛋白尿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可能的机制。方法 糖尿病肾病大鼠(DN)模型采用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正常组(N)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2、4、6周分别处死两组大鼠并测量相关血尿生化指标,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小管Cubil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DN组大鼠肾小管的Cubil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第2周即明显下降(P〈0.05),并随时间推移继续降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bilin mRNA的表达水平与白蛋白尿呈显著负相关(r=-0.815,P〈0.01)。结论 肾小管Cubilin表达的下降可能部分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Cubilin可望作为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受损的早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8.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odal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capsulitis a tthrough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MethodsNinety patients of adhesive capsulitis weregraded in three different stages based on clinical presentations. Patients in painful stage were treated with silver needles once every 5to 7 days for two courses; patients in adhesive stage were given acupotomy treatment every 7 to 10 days for two courses; while patients in recovery stage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with warm needles by moxibustion on tendon knots, once a day 10 times in a course, fo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diseas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all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disease scores in patients of all three stages were higher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Among 90 patients with adhesive capsulitis, 32 cases were clinically under controlled, 37 cases claimed remarkably effective, 18 were effective, and 3 ineffective cases, thu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or this stage-based treatment is 96.7%.ConclusionFor adhesive capsulitis,different acupuncture modalities targeting patients in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we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e disease score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尿路结石继发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尿路结石患者, 分别采用尿细菌培养和mNGS技术检测患者尿液样本。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 分析mNGS在尿路结石继发感染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一致性。结果尿细菌培养检出阳性35例, 阴性75例;mNGS检出阳性39例, 阴性71例。以尿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 mNGS技术在尿路结石继发感染诊断中的特异度为89.3%, 灵敏度为88.6%, 阳性预测值为79.5%, 阴性预测值为94.4%, Kappa一致性系数为0.756。与尿细菌培养相比, mNGS技术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检出的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03、0.735和0.769。结论 mNGS技术可提高尿路结石继发感染的病原菌检出率, 且与尿细菌培养检出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0.
莫党生  轩若亮 《重庆医学》2007,36(3):240-242
目的 了解金刚烷胺(以下简称G)、甲基多巴(以下简称D)及两药对吗啡依赖动物尾状核-纹状体多巴胺受体(DAR)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观察G、D和G D对其尾状核-纹状体DAR和AC活性的影响.结果 G25mg/kg可上调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DAR数量,对其亲和力影响不大,对AC活性无影响,D50mg/kg可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的AC活性,对DAR影响不大;两药合用可上调吗啡依赖大鼠尾状核-纹状体DAR数量,抑制AC活性.结论 D及G、D合用可以上调尾状核-纹状体的DAR数量、抑制AC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