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女,54岁.因自觉间断性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11月14日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予治疗.其后双服视力明显进行性下降,于2008年1月9日到我眼科就诊,该患者因患肺结核于2007年5月8日起在当地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病治疗,口服乙胺丁醇(EMB)1.0/d、异烟肼0.3/d否认既往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史.视力:右0.15、左0.12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中央动静脉及全视网膜未见异常改变.色觉检查提示:双眼绿色辨色力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异常.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检查示,双眼中心暗点形成.  相似文献   
42.
患者女,54岁.因自觉间断性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11月14日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予治疗.其后双服视力明显进行性下降,于2008年1月9日到我眼科就诊,该患者因患肺结核于2007年5月8日起在当地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病治疗,口服乙胺丁醇(EMB)1.0/d、异烟肼0.3/d否认既往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史.视力:右0.15、左0.12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中央动静脉及全视网膜未见异常改变.色觉检查提示:双眼绿色辨色力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异常.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检查示,双眼中心暗点形成.  相似文献   
43.
孟欢  邓婷婷  金明 《北京中医药》2021,40(9):1021-1027
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SinoMed、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7月所有关于中医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文献16篇,共1432例1443眼,其中高质量文献3篇(18.7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雷珠单抗组(中西医结合组)在黄斑中心凹厚度[MD =-18.41,95% CI(-27.99,-8.84),P=0.0002]、最佳矫正视力有效率[OR =3.16,95% CI(1.81,5.51),P<0.0001]、CNV渗漏有效率[OR =4.37,95% CI(2.81,6.81),P<0.00001]、临床总有效率[OR =6.60,95% CI(2.85,15.29),P<0.0001]及抗VEGF治疗次数[MD=-0.58,95%CI(-0.85,-0.31),P<0.0001)]结局指标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 =0.57,95% CI(O.19,1.72),P=0.34].结论 中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还可减少患者眼内注药次数,且安全性有保证,但存在一定潜在发表偏倚,仍需进一步高质量的RCT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成分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收集鱼腥草滴眼液中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分析;运用Bioconductor数据库R语言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进一步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结果:共筛选出鱼腥草有效活性成分30个,与干眼的交集靶点128个。根据“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主要有效成分有23个,包括癸醛、乙酸龙脑酯、山柰酚、槲皮素、芦丁等。根据PPI网络,鱼腥草治疗干眼的潜在作用靶点度值排名前10的有Jun、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8(CXC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APK8和IL-1β。GO分析提示,鱼腥草治疗干眼的关键靶点富集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动、细胞因子活性等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则显示,鱼腥草治疗干眼涉及了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在内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鱼腥草滴眼液主要成分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 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 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 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CT及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6月-2015年9月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及MSCT对5例ACAPA诊断明确。MSCT显示右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右窦1例,左侧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共干起源于肺动脉1例,左副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左窦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及MSCT可明确诊断ACAPA,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对患者心理影响及干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术前填写知情同意书是保护手术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法律形式。为了解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及实施心理干预后的效果.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16cm宽体探测器CT扫描对无法配合屏气患者胸部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8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胸部CT检查中无法配合屏气呼吸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扫描设定观察组为16 cm宽体探测器CT扫描准直宽度256mm×0.625 mm,对照组为8 cm宽体探测器CT扫描准直宽度128mm×0.625mm,其他参数相同;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测量并计算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标准差(S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8.81±6.84)岁,平均体重为(64.46±9.86)kg,BMI、CTDIvol、DLP、ED及曝光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2.89±3.09)kg/m2、(4.61±1.00)mGy、(1471.02±345.25)mGy·cm、(20.59±4.83)mSv和(1.01±0...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因素,旨在提高CPR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我中心CPR的605例患者。结果:CPR成功率与患者的心搏呼吸骤停时间,复苏开始时间,点电击除颤早晚,基础原发病,抢救半径,患者年龄等方面有关。结论: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CPR,可明显提高院前CPR成功率和存活率。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危重症,现场复苏成功是最终复苏成功和康复出院的关键的第一步。心搏呼吸骤停也是院前最常见的危急症,50%以上者发生在院前,且多在症状发生后2h内死亡,因此院前CPR显得非常重要。对挽救生命和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中心2004年10月~2008年10月CPR的60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CPR(CPR)成功因素,从而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50.
患者女,54岁.因自觉间断性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11月14日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予治疗.其后双服视力明显进行性下降,于2008年1月9日到我眼科就诊,该患者因患肺结核于2007年5月8日起在当地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病治疗,口服乙胺丁醇(EMB)1.0/d、异烟肼0.3/d否认既往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史.视力:右0.15、左0.12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中央动静脉及全视网膜未见异常改变.色觉检查提示:双眼绿色辨色力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异常.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检查示,双眼中心暗点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