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患者,女,72岁,因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24 小时,加重2小时急诊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可,急性面容,T37.8℃,P 94次/分,BP 17/10kPa(130/80mmHg)。腹部膨隆,在中上腹可见肠型,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WBC24.0×109/L,N0.9,L0.40,RBC3.90×1012/L,Hb120g/L,PC 130×109/L。腹部X线透视见多处液气平面;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混浊样液体约2…  相似文献   
122.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SL)是一种以头颈部及躯干对称性脂肪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良性病变,极为少见,多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现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明确诊断为BSL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3.
<正>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是以血管内皮病变为主,逐步发生发展导致多个脏器血管系统受损的罕见性缺血性疾病。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见特征性的丘疹而命名。我院2020年1月收治急腹症患者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合并肠穿孔。因该病罕见,病例样本少,另检索2009—2020年在知网上已发表的明确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合并急腹症患者24例。现回顾性分析25例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4.
孙英杰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64-167
目的 分析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 4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常规组 给予延期手术,即在创面溶痂后行整形手术,研究组给予早期整形手术,即在烧伤后48 h内行整形手术,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部恢复情况、愈合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92.00%,高于常规组的64.00%(P<0.05);研究组术后瘙痒评分低于于常规组,功能及外观评分均高 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VAS评分及手功能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 术后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日常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0%,低于常规组的48.00%(P<0.05)。结论 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应在烧伤后48 h内立即进行早期整 形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及外观,促进手部恢复,有利于缩短手功能改善时间,促进愈合,减轻 疼痛,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五味子乙素A组(10μmol/L)、五味子乙素B组(20μmol/L)、五味子乙素C组(40μmol/L)、五味子乙素D组(80μmol/L)和五味子乙素E组(160μmol/L)。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对照组和D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Wnt10b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均能显著抑制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80μmol/L五味子乙素的效果最好。同时发现五味子乙素能显著抑制T-2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五味子乙素能抑制Wnt10b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P<0.05)。结论 五味子乙素抑制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10b与β-catenin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