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和远期复发率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中恰当选择复律的适应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2.4泌尿外科手术 2.4.1接受经尿道手术或其它低危泌尿科手术的患者,建议除早期、持续活动外无需采取专门的预防措施(证据:1C ).  相似文献   
123.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斑块破裂后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瀑布激活导致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栓栓塞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抗血小板治疗还是抗凝治疗,都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基石,尤其是以血小板激活为主的非ST段抬高ACS.非ST段抬高ACS的急性期和长期治疗以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的辅助治疗中恰当应用抗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早期和远期预后及介入治疗并发症.抗栓治疗包括两方面,即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  相似文献   
124.
第14届国际血栓栓塞论坛于2007年10月21-2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会议内容涵盖了血栓性疾病的全球概况、静脉血栓栓塞的最新进展、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的关系及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问题,现简要介绍如下. 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流行病学特点:在美国,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仍是致死的第一位病因,尤其是老年人,冠心病致死率为男性148.6/10万,女性115.4/10万,高于卒中.美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数据显示,1979-2004年间,美国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轻微下降趋势,男性更加显著.NHLBI调查显示,随年龄增长,心脏疾病的诊断率明显升高,同时冠心病住院率明显升高.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升高,但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仍不满意.2005年对美国9~12年级中学生调查发现,至少1/4的白人青少年吸烟(男女相似).总胆固醇水平在过去20年中有下降趋势,但:BMI却明显升高.在过去的25年中,各种导管手术、开胸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增加较快,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问世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逐渐减少.但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每年1516亿,冠心病仍然是全球的重负.  相似文献   
125.
<正>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心血管疾病中广泛用于抗血小板的药物。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预后,但仍有5%~15%的患者在1年内会出现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临床终点事件。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除了患者的依从性、冠心病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吸烟)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外,基因变异也扮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直接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通过分析Holter记录中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特点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反复发作的机理及意义。方法  2 0 0 2年 17月 1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平均年龄 (6 8.31± 7.4 8)岁。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人工回放 ,记录下列指标 :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发作总次数、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可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及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次数及联律间期。同时采集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30份Holter共记录 2 2 5次心房颤动 (1 2 7次 / 2 4h ,中位数 7次 / 2 4h)。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在中午和午夜分别有 2个高峰 ,以 12点峰值最明显 ,低谷时间在 16 19点。 15次心房颤动由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诱发 ,2 10次心房颤动均由房性早搏诱发。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与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相比 ,联律间期缩短 2 5ms(P =0 .0 0 79) ,早搏指数减少 0 .0 3(P =0 .0 12 )。其中 7例(36 .8% ) 97次心房颤动发作均由同一联律间期早搏诱发 ,有 2 3次心房颤动发作前有窦性心动过缓 [(5 2± 6 )次 /min]。结论  2 4h中心房颤动的发作频率存在 2个高峰 ,提示交感 /迷走神经张力可影响心房颤动的反复发生。多数心房颤动发作由固定联律的房性早搏诱发 ,且其联律间期明显短于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  相似文献   
127.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增加趋化蛋白和多种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内膜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和淋巴细胞的侵润;同时激活NADH/NADPH氧化酶系统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减少NO,并氧化修饰LDL,使巨噬细胞膜上的ox-LDL受体上调,加速泡沫细胞的形成。AngⅡ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生长因子间接地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此外AngⅡ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有影响。AngⅡ通过AT1受体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各种机制。  相似文献   
128.
高血压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导致卒中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美国房颤患者超过220万,年发病率每千人-年约为19.2.心房颤动是一种衰老性疾病,50岁后每增加10年发病率增加1倍,80岁达到10%,患病率从0.1%上升到7.3%~13.7%[1].  相似文献   
129.
一、定义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一般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相似文献   
130.
�����ֵ��ٴ�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活跃的部分,但是华法林作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物,例如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和瓣膜置换术后,也包括某些特殊情况下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