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小肠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小肠腺癌术后行18F-FDG 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随访(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和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PET-CT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22例患者中,14例经临床随访确诊为复发和(或)转移,8例无明显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PET-CT诊断13例为复发和(或)转移(真阳性12例,假阳性1例);无明显复发和(或)转移9例(假阴性2例)。18F-FDG PET-CT对小肠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2/14)、87.5%(7/8)、86.4%(19/22)、92.3%(12/13)和77.8%(7/9)。基于PET-CT结果,45.5%(10/22)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18F-FDG PET-CT在小肠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99Tcm-DX与99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Tcm-DX与99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最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李琳  孙晋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00-101
目的探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眼压控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眼压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脉络膜脱落及恶性青光眼病例发生,对照组分别2只眼和1只眼,经对症治疗治愈。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长期控制眼压,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用于中度与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助听前后言语识别能力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26例中度与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均验配同一型号测试用助听器,于佩戴助听器前后在声场中分别测试/m/、/g/、/t/三个刺激声在65 dB ...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对18F-FDG的摄取是否均匀,分析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并探讨其是否有助于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的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患者60例,测量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由2名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目测分析病灶对18F-FDG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将不均匀形态分为不规则形摄取、部分不摄取、中心结节状摄取和边缘环状摄取,并分别作记录。同时观察指标还包括病灶部位、是否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 结果 60例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单独以SUVmax≥2.5作为鉴别诊断标准时,误诊率为56.7%,PET/CT综合性诊断的误诊率为38.3%。其中40例18F-FDG摄取不均匀,包括不规则形摄取15例,部分不摄取17例,中心结节状摄取5例,边缘环状摄取3例。14例结核病变中,有10例病灶部位位于两肺上叶尖后段。24例病灶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在感染性病变中的比例更高(14/21)。 结论 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出现18F-FDG摄取不均匀的比例较高,在鉴别诊断时可以作为观察指标之一。病灶存在胸膜广基底粘连时应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99Tcm标记白细胞介素11(IL11)类似物环九肽,即环状肽半胱氨酰-甘氨酰-精氨酰-精氨酰-丙氨酰-甘氨酰-甘氨酰-丝氨酰-半胱氨酸[c(CGRRAGGSC)]的方法,探讨标记物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IL11受体(IL11R)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间接法,用99Tcm标记c(CGRRAGGSC)制备99Tcm-DTPA-环九肽[99Tcm-DTPA-Bz-NH-SA-c(CGRRAGGSC),简称99Tcm-DTPA-IL11RR].利用纸层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标记率和稳定性.将99Tcm-DTPA-IL11RR(0.74 MBq/只)经正常ICR小鼠尾静脉注射后,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计算血、脑、心、肝、脾、肺、肾、胃、小肠、肌肉、甲状腺、骨骼、胰腺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γ显像动态(5只小鼠)观察99Tcm-DTPA-IL11RR在荷人PC-3前列腺癌骨转移瘤BALB/c裸鼠模型体内0.5,1,2,4,6,8和24 h表现,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比较,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计算99Tcm-DTPA-IL11RR显像肿瘤/对侧正常骨骼放射性(T/NT)比值,并用此2种显像剂进行裸鼠骨折模型显像比较.进行体内竞争抑制显像(3只荷瘤裸鼠),观察标记物生物学活性.对计量资料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99Tcm-DTPA-IL11RR标记率90.7%,HPLC即时测放化纯为(99.57±0.09)%,室温放置1,2,3,4,6,8和24 h,放化纯依序为(99.29±0.18)%,(98.95±0.78)%,(98.67±0.11)%,(96.53±0.91)%,(95.20±0.70)%,(88.38±0.22)%和(36.17±1.29)%.标记物经正常ICR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主要经肾排泄,各时相重要组织脏器普遍摄取较低,肌肉和脑最低,4 h骨骼、肝摄取达峰值,分别为(1.910±0.109)和(0.366±0.030)%ID/g.注射后24 h体内放射性消失.模型鼠γ动态显像示脊柱骨髓、四肢关节髓腔轻度显影,体内放射性清除迅速;瘤灶放射性持续摄取,4 h最明显,延续至6~8 h;24 h全身影像极淡.以ROI法测量的模型鼠0.5,1,2,4,6,8和24 h T/NT比值分别为1.17±0.17,2.20±0.29,3.20±0.15,3.67±0.23,13.61±0.85,9.45±0.37和3.33±0.30(F=621.54,P<0.05).骨折模型99Tcm-MDP显像示骨折处放射性摄取,99Tcm-DTPA-IL11RR显像未见摄取.体内竞争抑制实验示环九肽对瘤体显像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99Tcm-DTPA-IL11RR标记率高,稳定性好,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等富含IL11R的骨转移特异分子靶向显像剂.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应用25 nmol/L的SOCS3 siRNA瞬时转染细胞(阳性转染组),同时使用空质粒转染细胞(阴性对照组)。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细胞荧光表达情况。48 h后,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情况,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HCC97-H 细胞中EMT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OCS3 siRNA成功转染的MHCC97-H细胞显示出绿色荧光。SOCS3 siRNA瞬时转染后肝癌细胞从呈现上皮样特征的鹅卵石形态,向具有间质细胞形态的纺锤形和梭形特征发生转变。免疫细胞荧光检测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结果显示,SOCS3 siRNA阳性转染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减弱,而细胞的间质标志物α-SMA的免疫荧光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本实验研究显示,下调肝癌细胞的SOCS3表达,其通过改变细胞的EMT表型分子及表型特征,促进肝癌的增殖,提示SOCS3可能在肝癌细胞的EMT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SOCS3表达水平可以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为临床防治肝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结合能力;经荷瘤鼠瘤体内分别注射剂量为1.85 MBq/0.05 mL的99mTc-DTPA-CGRRAGGSC?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分别于注药后0?0.5?1.0 ?2.0?3.0?4.0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IL-11Rα表达?结果:成功制备99mTc-DTPA-CGRRAGGSC,其标记率达到95%以上,在PBS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时放化纯仍有90%以上;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著结合;经荷瘤鼠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DTPA-CGRRAGGSC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仍未消退,而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在0.5 h时肿瘤间质内放射性明显消退?乳腺癌组织IL-11Rα有较高的表达?结论:99mTc-DTPA-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具有靶向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治疗性核素标记CGRRAGGSC对高表达IL-11Rα的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马佳  张磊  朱立国  孙晋  张晟  刘晓华  姜博  李妍 《中国骨伤》2020,33(4):348-352
目的 :评估肩袖损伤合并全方位肩关节粘连患者,进行肩袖缝合同期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247例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治疗。其中全方位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42例(17%),在肩袖缝合的同时,采取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手术。分别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前屈、外展及体侧外旋角度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核磁影像Sugaya分类对肩袖愈合情况进行评估。记录随访过程中肩脱位发生的次数。结果:42例中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22±6)个月。患者手术时年龄43~73(57±7)岁,Constant-Murley评分自术前的(43.6±6.3)分提升至末次随访的(87.5±2.8)分(P0.001)。VAS评分自术前的(7.2±1.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1.0±0.9)分(P0.001)。肩关节前屈自术前的(46±14)°提高至术后的(148±11)°(P0.001),外展自术前的(36±6)°提高至术后的(121±10)°(P0.001),体侧外旋自术前的(5±10)°提高至术后的(42±8)°(P0.001)。术后1年复查MRI,Sugaya分类标准中Ⅰ-Ⅲ类为临床愈合,共38例。结论:采用肩袖缝合同期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全方位肩关节粘连,主要观察指标在术后改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缝合术后发生再撕裂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评估术后再撕裂风险的大小及手术方式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624例在本科因"肩袖全层撕裂"住院并接受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术后肩袖再撕裂的风险因素。 结果病程>3个月、术前撕裂范围>3 cm、单排固定方式、脂肪浸润程度较高(Goutallier3级及以上)、糖尿病史及术后外伤均为术后肩袖再撕裂的高风险因素(P<0.05)。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优势肩、吸烟史、是否从事竞技运动等与肩袖术后再撕裂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病程长、术前撕裂范围大、单排固定方式、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较高、糖尿病史及术后外伤均可能造成术后肩袖发生再撕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