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治疗(附6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并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治疗问题.方法62例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结果经1~2疗程治疗并随访2个月后,按照统一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疗效进行评分,再对疗效分布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31/31),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28/31),两组治疗效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疾患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辅以积极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应该被看做是整个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3.
正对于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伴伤口严重污染或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若处理不当极易并发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严重者需截肢甚至危及生命~([1])。伤口灌洗引流是治疗和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方法,笔者针对传统灌洗术的不足进行改良,设计出牛鼻子引流术,并自2011-11—2017-10应用于28例感染性伤口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应用隐神经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隐神经皮瓣转移修复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稍显臃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隐神经皮瓣具有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等优点,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前后结肠炎小鼠Foxp3基因和白介素-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的表达规律及与结肠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建立二硝基氯苯+醋酸复合法诱发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设立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柳氮磺氨吡啶和中药灌肠1号治疗共4组,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Foxp3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白介素-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的变化规律。结果建模后1~2周,与CD4+CD25+Tregs细胞亚群密切相关的Foxp3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炎因子白介素-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强于对照组;而应用SASP和中药灌肠治疗后Foxp3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两种促炎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中药灌肠1号通过调控Foxp3表达进而增加Tregs细胞数量和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6Gy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8只,5~6周龄,经6Gyγ射线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1、6、14、28d分批活杀取胸腺。提取胸腺组织总RNA,应用快速高通量c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γ射线照射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经6Gyγ射线照射后,随时间推移,胸腺组织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目逐渐减少,照射后1、6、14、28d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26、43、27和0个。辐射所诱导的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在照射后不同病理阶段,涉及不同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Wnt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PI-3K/AKT通路、NIK-I-κB/NF-κB级联信号通路等。结论 6Gyγ射线照射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基因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并且显示出时间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7.
长期微波辐照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微波长期辐照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长期微波辐照对脾脏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90只,按平均微波辐照功率密度随机均分为0(对照)、2.5、5、10mW/cm2四组(n=25),连续辐照1个月(6min/d,5d/周).于辐照结束后1、30、60、180d取材,观察大鼠体重、脾脏指数及脾脏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辐照后7~180d各辐照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辐照后1d,2.5和5mW/cm2组脾脏系数均显著升高(P<0.05),辐照后30d 5mW/cm2组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至辐照后60d和180d各辐照组脾脏系数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辐照后1、30、60d,各组大鼠脾脏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改变;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大鼠脾脏T细胞亚群明显降低,其中2.5mW/cm2组CD3+T细胞明显减少,SmW/cm2组CD3+、CD4+、CD8+T细胞明显减少,10mW/cm2组CD4+和CD8+T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45RA+B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大鼠经长期低剂量微波辐照后早期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不明显,晚期(辐照后180d)脾脏T淋巴细胞各亚群均显著降低,表现为明显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研究基于热致相变原理的VO2薄膜强光限幅机制及其激光防护复合技术。方法:对VO2薄膜强光限幅特性、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与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强光限幅与激光防护的技术特点及其规律,建立VO2薄膜强光限幅复合防护技术模块。结果:介绍了强光限幅与激光防护的技术特征,提出以激光为代表的强光辐射光限幅复合防护技术,包括VO2薄膜的设计与制备,热致相变与光限幅性质,相变阈值和光损伤阈值,复合材料增强防护技术,强光限幅与复合防护性能测试。结论:VO2薄膜强光限幅与激光防护复合技术为强光辐射人眼及光电传感器的损伤防护和光限幅材料与光限幅器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9.
目的:介绍基于散斑原理实现均化激光光宽的方法并研究其对防护镜防护性能评定带来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光源.发射波长为532nm、频率为1Hz、光束直径为5ram的激光。分别将低阶模或高阶模激光源发散后,光路中置入毛玻璃相位板或散斑相移器,测量防护镜片的光密度值,并与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比对,以观察激光散瘫均化后对防护测量的影响。结果:在测量中,只要加入均化装置。监视比和透射比的标准偏差都将减小(不同组间方差分析P〈0.01).有时甚至能提高一个量级;在光束发散条件下测量防护镜的光密度值与常规测试结果有一定规律性差异;加均化与无均化2种条件下所测光密度值略有差异,相对偏差〈5%。结论:激光散斑均化能提高防护镜片测量稳定度:激光源的模式、光源的发散态和均化程度对镜片光密度测量值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鼻部结核性病变国内外文献报告较少,尤其无结核病史、单纯原发性鼻旁窦的结核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