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25名具正常生育力男性为对照,对55例无精症,12例少精症及12例精子异常症不育男性进行了血清及精液中 ICSH,FSH,PRL,及 T 的测定结果提示:血清中 ICSH 及 FSH 无精症者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而少精症及精异症患者均降低而精液中 ICSH 及 FSH 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除少精症者稍高于正常人外,无精及精异症者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精液 PRL 水平不育症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 T/ICSH 及 ICSH/FSH 两项比值关系不育症者与正常人均有差异,该项计算比例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白介素(IL-1)、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2周心脏超声测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并检测血清BNP、IL-1。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8%(25/38),总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显效率为44.7%(17/18),总有效率为86.8%(33/38),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FS、LVDD、LVSD有显著变化[(35.2±4.7)%vs(47.2±6.2)%;(16.1±0.7)%vs(20.5±0.4)%;(60.2±4.6)mm vs(55.3±4.4)mm;(43.5±5.2)mm vs(36.3±4.8)mm,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FS、LVSD、LVDD也有显著变化[34.3±5.1)%vs(42.4±5.6)%;(15.4±0.8)%vs(17.4±0.7)%;(62.6±3.7)mm vs(59.2±5.7)mm;(44.1±4.0)mm vs(40.3±3.9)mm,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2±6.2)%vs(42.4±5.6)%;(20.5±0.41)%vs(7.4±0.7)%;(55.3±4.4)mm vs(59.2±5.7)mm,(36.3±4.8)mm vs(40.3±3.9)mm,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BN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的功能,降低IL-1、BNP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5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其中对照组予硝酸盐、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拮抗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8~10 mg/d,每日睡前一次,疗程8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3.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可以降低hs-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80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型组46例和杓型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杓型组夜间SBP和夜间DBP均明显低于非杓型组(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非杓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7.31±7.54)umol/L,明显高于勺型组(18.11±4.56)umol/L(P〈0.01)。结论血压节律的异常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状况评估的一项指标,对于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更明显,更易导致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HT)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和(或)微量蛋白尿(MAU)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HT病患者IGT和(或)MAU。结果 HT合并IGT组、HT合并IGT和MAU组、HT合并MAU组均明显高于单纯HT组,单纯HT组、HT合并IGT组、HT合并IGT和MAU组、HT并MAU组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PG、MAU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66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T患者合并IGT和(或)MAU明显升高,应加强HT相关预防,减少对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和尾加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和尾加压素Ⅱ(UⅡ)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3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另设立健康对照组(NC)。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浆Apelin和UⅡ含量。结果:UAP组和AMI组血浆Apelin含量明显低于NC组(P<0.001),并显著低于SAP组(分别P<0.01,<0.001);各组血浆UⅡ含量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0.001),AMI组血浆UⅡ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UAP组(P<0.001)。PCI后两组血浆Apeli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0);急诊PCI后血浆UⅡ含量明显降低(P=0.000)。血浆Apelin与UⅡ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00)。结论:血浆Apelin和UⅡ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临床预测指标以及病情变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砷做为国家标准必检项目,其危害不言而喻。以往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均是以HNO_3-HClO_4-H_2SO_4法消化测定,即费时、费力,方法又烦琐,对痕量分析效果还不理想。微波消解技术目前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青睐,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化妆品的消解。氢化物发生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在国内已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住院80例老年舒张性心功不全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78例同期住院治疗非心功不全患者及抗心功不全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明显高于非心衰患者,并且BNP水平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级(Ⅰ~Ⅳ级)升高而梯次升高(P〈0.05),抗心衰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浆BNP可以用于诊断老年舒张功能不全,而且可以反映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及判断其疗效,可以将BNP作为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及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激素放免测定方法以232例正常催乳素分泌及189例正常促性腺激素分泌为对照,观测了各类高催乳素血症198例,各类低催乳素血症191例,儿童组34例,老年组130例,口服长效避孕药9例及高催乳素血症并行 LHRH 兴奋试验者14例。测垂体 PRL,LH,FSH 水平,以研究不同催乳素水平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及高催乳素血症时垂体对 LHRH 的反应性。结果提示:无论高催乳素或低催乳素血症80%以上的受试者血清催乳素与血清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高催乳素血症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反之亦然。高催乳素血症时垂体对外源 LHRH 反应迟顿或完全受抑。催乳素的分泌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及生殖功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