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ALAT1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高糖损伤导致的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将永生化的HPMCs分为对照组及高糖(50 mmol/L葡萄糖)刺激1、3、5、7 d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ALAT1、表型转换及纤维化相关分子E-钙黏素(E-cad)、ɑ-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胶原蛋白I(ColⅠ)、胶原蛋白Ⅲ(Col Ⅲ)、纤连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给予HPMCs转染MALAT1的过表达慢病毒,检测MALAT1、表型转换及纤维化相关分子E-cad、ɑ-SMA、ColⅠ、ColⅢ、Fn、CT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给予高糖刺激72 h后的HPMCs转染MALAT1siRNA,再检测以上成分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高糖刺激HPMCs后,随时间的延长,MALAT1及间质标志分子ɑ-SMA、纤维化相关分子ColⅠ、ColⅢ、Fn、CTGF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水平MALAT1、α-SMA、ColⅠ、ColⅢ、Fn、CTGF第7天时分别为t= 7.080、t=6.325、t=7.205、t=11.70、t=5.739、t=9.221,P<0.05;蛋白水平α-SMA、ColⅠ、ColⅢ、Fn、CTGF第7天时分别为t=3.429、t=3.846、t=5.274、t=3.751、t=4.093,P<0.05),上皮标志分子E-cad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逐渐下降(第7天时mRNA t=7.270、P=0.0019,蛋白水平t=5.658、P=0.0048);慢病毒转染使MALAT1上调后,MALAT1、ɑ-SMA、ColⅠ、ColⅢ、Fn、CTGF的表达增加(mRNA水平MALAT1 α-SMA、ColⅠ、ColⅢ、Fn、CTGF分别为t=7.151、t=6.495、t=6.068、t=8.660、t=5.283、t=3.230,P<0.05;蛋白水平α-SMA、ColⅠ、ColⅢ、Fn、CTGF分别为t=3.980、t=3.623、t=3.351、t=4.965、t=5.804,P<0.05),E-cad表达下降(mRNA水平t=5.511,P=0.0053;蛋白水平t=6.397, P=0.0031);使用siRNA下调MALAT1后,MALAT1、ɑ-SMA、ColⅠ、ColⅢ、Fn、CTGF的表达下降(mRNA水平MALAT1、ɑ-SMA、ColⅠ、ColⅢ、Fn、CTGF分别为t=2.854、t=5.511、t=3.442、t=2.442、t=4.407、t=6.556,P< 0.05;蛋白水平ɑ-SMA、ColⅠ、ColⅢ、Fn、CTGF分别为t=3.241、t=7.589、t=7.427、t=4.319、t=3.976,P< 0.05), E-cad表达增加(mRNA水平t=2.865、P= 0.0457;蛋白水平t=2.823、P=0.0477)。 结论MALAT1参与高糖刺激所引起的HPMCs的纤维化过程,并且可以促进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差异蛋白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的分子机制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尚无法解决。更谈不上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为了阐明马兜铃酸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建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用双向电泳技术筛选和比较模型动物肾组织中马兜铃酸诱导的差异蛋白质分子,为进一步确定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的分子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心脏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伴急性肾衰竭(ARF)氧化一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对患者存活的影响。方法16例心脏术后MODS伴ARF的患者行CBP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6、12、24、48h取血检测两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等指标的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16例患者中8例存活(A组),8例死亡(B组)。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ODS伴ARF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③A组MDA在治疗2、6h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12h后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而B组在48h的治疗过程中MDA持续高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A组SOD在治疗2、6、12h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4h后后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B组SOD在治疗2h后即开始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A组TAC在治疗2h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6h后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B组TAC在治疗2h后即开始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结论①心脏术后MODS伴ARF患者发生了氧化应激。②CBP能改善MODS伴ARF患者的氧化应激,减轻氧化损伤。③在CBP治疗过程中,血清MDA持续高水平及SOD早期下降者预后差;动态监测MDA及.SOD有助于判断心脏术后MODS伴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64.
灯盏花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的效果. 方法:将64例Lee氏分级Ⅱ~Ⅳ级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 ACEI组(治疗组)和ACEI组(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两组的疗效. 疗效判定:①显效: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尿沉渣检测RBC<3个/Hp;血肌酐异常者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20%. ②有效: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30%~50%;尿沉渣检测RBC<10个/Hp,计数持续减少50%以上;血肌酐水平无变化或上升<20%. 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结果:6个疗程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减轻(P<0.01),血白蛋白水平升高(P<0.01). 治疗组32例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2例中显效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50.0%.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肌酐水平,血脂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N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福辛普利者.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究尿酸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2月–2020年1月在西京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263例CKD 3-4期IgA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空腹血尿酸水平是否>420μmol/L将其分为高尿酸组(n=102)及尿酸正常组(n=161),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死亡为终点事件,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肾脏存活率,采用Cox和LASSO回归分析尿酸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组男性及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占比更多,血尿素氮(BUN)更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HDL)更低;在病理方面,高尿酸组患者肾小球硬化比例、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肾脏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LASSO回归显示高尿酸是影响CKD 3-4期IgAN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组发...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老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筛选纳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的起始年龄≥65岁腹膜透析患者,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透析前及随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同时记录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预后等数据,进一步分析总体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78例老龄腹膜透析患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5例(44.9%)、糖尿病肾病34例(43.6%)、高血压性肾损害6例(7.7%)、其他3例(3.8%)。随访过程中43例退出,其中39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事件19例(48.7%)、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例(15.4%)。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30.1,53.8)个月;中位技术生存时间为37(30.8,43.2)个月。老龄腹膜透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70.5%、53.9%、41.8%、32.5%;5年技术生存率分别为85.5%、67.9%、51.9%、35.1%、27.3%。死亡组与存活组间比较发现,透析充分性、糖尿病患病率、透析后血白蛋白、血钾、血钙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后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透析后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川芎汤吸收入人血清中阿魏酸HPLC法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世仁  黄熙  张莉  任平  常子军 《中药材》2001,24(10):733-735
目的本文对以往建立的人血清中阿魏酸浓度测定的HPLC法加以改进,并进行阿魏酸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方法以香豆素为内标,甲醇-水-醋酸(4059.70.3,v/v)为流动相,Diamonsil(TM)色谱柱(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速1.0ml/min.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并提取320nm波长下的数据,通过三维图观察其紫外吸收以定性,用沸水浴法处理血清样品.结果阿魏酸和内标分离完全,阿魏酸在40.16~8032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10%,平均回收率为100.3%,最低检测限为2.51ng,最低检测浓度为25.1ng/ml.PK属于开放性二室模型.结论此法简单、快速、灵敏而准确,适用于人血清阿魏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68.
五苓散加味治疗输尿管结石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五苓散加味治疗输尿管结石 2 3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多有阵发性腰腹部绞痛或放射痛或血尿病史。均经 B超确诊为输尿管结石。 2 3例患者中男性 1 8例 ,女性 5例 ;年龄在 2 3~ 60岁之间 ;病程 6个月至 2年者 1 9例 ,2年以上者 4例。根据 B超检查 ,2 3例病例中结石长径在 0 .5cm以下者 5例 ,0 .6~ 1 cm者 1 2例 ;1 .1~ 1 .5cm者 5例 ,1 .6cm者 1例。单侧结石者 2 0例 ,双侧结石 3例。排石平均时间为 32天。2 治疗方法方用五苓散加味 :茯苓 1 5g,猪苓 1 5g,泽泻1 2 g,白术 1 2 g,桂枝 6g,白芍 1 8g,…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6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仅游离输尿管不结扎,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别于术后3、7、14 d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肾脏标本行HE、Masson染色方法检测间质纤维化损伤的程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EMMPRIN,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UUO术后肾间质肾小管萎缩、扩张,胞外基质沉积,炎细胞浸润增加.Masson染色显示:UUO术后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3d组的EMMPRIN表达显著增高,同时有α-SMA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5);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7d组EMMPRIN的表达逐渐减弱(P<0.05).结论 EMMPRIN可能参与了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早期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而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后期表达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0.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建立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 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3个缺血后处理组(IPO1,IPO2,IPO3组),分别制作动物模型. IR组在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后恢复血供,IPO1,IPO2和IPO3组在肾缺血45 min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其中IPO3组采用反复10次再灌注20 s-缺血20 s的后处理方法. 恢复血供24 h后留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标本及肾组织,检测肾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IPO3组血尿素氮为(27.9±3.2) mmol/L,血肌酐为(232±49) μmol/L,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为382±48. 和IR组相比,IPO3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其余两个缺血后处理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肾脏缺血后,采用IPO3组的方法可以减轻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