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Recently,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due to As Ab attracted greatinterests amongdomestic and oversea schol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have been usedin curing the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by domestic scholars,butmostly in clinic[1 - 2 ] .Meanwhile,experimental studies on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were carried out re-cently[3 ,4] .LIANG Guo-zheng etal,[3 ] used theindex of serum As Ab of rat,LAIAn-ni[4] used the index of serum As Ab and cytotoxic antibody to sperm in female m…  相似文献   
52.
两年前作者曾自1份冷藏14d的咽拭标本液中分离到流感病毒,为了解此现象是否纯属偶然开展了该项研究,就实验室分离病毒前患者咽拭标本液在普通冰箱冷藏室的保存温度及保存天数与分离结果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Clq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IC)介导的肾小球病变,患者的尿蛋白量常在肾病综合征(NS)范围。Jennette和Hipp首先报道15例年龄14~27岁的本病患者时使用这一名称。ClqNP在免疫荧光(IF)检查中都可见到非全身性系膜病变的肾小球肾炎。ClqNP与其它原因引起的NS不同,其特点为,IF可见系膜区形成明显的Clq沿着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无膜增殖性肾小球炎(MPGN)的特征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和SLE的临床表现。 15例ClqNP患儿年龄2~16岁,男女之比1∶2。其中3例持续肾小球炎患儿表现为中度蛋白尿、血尿和细胞管型;1例肾炎性肾病;9例特发性NS;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应急处理,对照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8w的随访,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总有效率及总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5.
56.
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unctional assessmentof cancer therapy,FACT)是由一个测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共性部分的一般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和一些特定癌症的子量表(特异模块)构成的量表群[1]。  相似文献   
57.
王淑芳  李从伟  孔梅 《河北医药》2012,34(18):2868-2869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院内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它是医生和护士对手术做最适当的、有时间性、有顺序的照顾计划,使患者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对75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健康者、慢性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 MDSC)比例变化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7月间129份外周血标本,包括32例健康志愿者、48例慢性胃炎患者、27例胃上皮内瘤变患者及22例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的MDSC、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胃癌组外周血中MDSC、调节性T细胞(Treg)、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最高[(9.63±3.24)%,(10.03±1.26)%,(69.45±3.42)%],健康组中最低[(0.92±0.33)%,(4.12±0.99)%,(32.35±4.83)%],胃上皮内瘤变组[(5.13±1.30)%,(7.54±0.79)%,(53.26±4.30)%)]低于胃癌组但高于慢性胃炎组[(2.76±0.64)%,(6.28±0.61)%,(42.37±4.0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5、20.88、37.84,P值均<0.05).相反,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在健康组最高,为(65.10±4.10)%,在慢性胃炎组(55.15%±4.00%)、胃上皮内瘤变组(42.23%±3.91%)和胃癌组(26.84%±3.69%)中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0,P<0.05).外周血MDSC比例与胃癌TNM分期呈正相关(r=0.856,P<0.01).外周血MDSC比例与Treg比例呈正相关(r=0.862,P<0.01),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768,P<0.01).结论 外周血MDSC比例的升高与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在慢性胃炎演变至胃癌的肿瘤逃逸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重组嵌合表达人偏肺病毒(hMPV)表位的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的在NS基因中嵌合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后小鼠用hMPV和流感病毒进行攻击,对攻击后小鼠肺组织和鼻甲骨中病毒含量采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其对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流感病毒株rFLU/hMPV/B(嵌入了hMPV的B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rFLU/hMPV/CTL+Th(嵌入了CTL表位/Th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hMPV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IFN-γ分泌增多)。rFLU/hMPV/B和rFLU/hMPV/CTL+Th引起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用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和鼻甲骨中hMPV和流感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的2株嵌合有hMPV B细胞表位和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MPV和/或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嵌合有hMPV 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还可刺激机体产生hMP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对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该重组病毒株有潜在疫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天津市流行性感冒 (流感 )流行情况 ,自 2 0 0 2年10月至 2 0 0 3年 3月对天津市四家医院和两所学校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 ,用MDCK细胞和鸡胚两种接种方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共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 30 5份 ,分离到流感病毒 12 3株 ,其中B型 90株占 73.2 % ,A(H3N2 )亚型 33株占 2 6 .8% ,A(H1N1)亚型未被分离到。总分离率为4 0 .3% ,如将 2 0 0 2年 12月医院门诊 (5 5 / 99)与学校采样 (9/13)的两组数据汇总 ,该月的病毒分离率达 5 7.1% (6 4 / 112 ) ,形成峰顶。所分离的 90株B型流感病毒 ,其中 4株为Yamagata系 ,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