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内外一些文章报道〔1、2〕,通过实体肿瘤微血管计数方法证实 ,肿瘤的生长伴有明显的血管增生 ,另外肿瘤生长过程中分泌的许多血管因子同时还具有促肿瘤生长作用。国内研究表明 ,结直肠癌肿瘤组织血管增多的机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有关。文献报道 ,VEGF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为高表达。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外周血中是否存在VEGF ,能否通过测定血清中VEGF的浓度来早期诊断结直肠癌。1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 2 8例。年龄 2 171岁 ,平均 51.6岁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2例。其中 2 4例根据病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42.
疼痛和出血一直是痔切除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是一种新型组织凝血设备,国外已成功的将LigaSure应用到痔切除术中,并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病人术后疼痛亦明显减轻。2006年4~6月,我们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完成痔切除术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1-磷酸鞘氨醇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rVSMc)迁移的作用机制,为肿瘤血管新生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rVSMc细胞,建立低氧培养箱和氯化钴诱导的细胞低氧模型,应用RT-PCR方法对rVSMc细胞的S1P受体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微孔隔离室穿越方法研究S1P对rVSMc细胞迁移的作用,并用S1P受体阻断剂加以证实。结果与结论rVSMc细胞表达SPK1和S1P受体rS1P1、rS1P2和rS1P3,低氧状态下rVSMc细胞SPK1的表达和活性均高于对照,S1P主要通过与rS1P2受体结合促进rVSMc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质粒pcDNA3-SPK1在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中的表达效率及鞘氨醇激酶(SPK1)基因转移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离培养,pcDNA3-SPK1质粒转染大鼠腹膜间皮细胞,Westrn bolt检测SPK1蛋白的表达和γ-P32掺入法检测SPK酶活性;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标志基因,评价质粒载体在手术损伤腹膜中的基因转移效率;利用无菌干纱布擦伤盲肠,建立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评价SPK1基因转移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结果 pcDNA3-SPK1质粒能有效转染损伤腹膜并介导SPK1基因表达;在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中,pcDNA3-SPK1基因转移能使术后重度肠粘连(3-4°)的发生率从80%降至30%。结论质粒pcDNA3-SPK1可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笔者对盐酸普鲁卡因有过敏史或皮试阳性的口腔患者,采用盐酸苯海拉明作术前局部麻醉,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7-67岁,其中先天性唇裂1例.粘液腺囊肿2例.拔牙及牙槽手术4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牙周病患者的28个患牙,有骨内袋存在,牙周袋深度6mm以上,牙松动2度以内,无内分泌紊乱,全身和局部无感染.术中在牙周骨缺损区填塞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然后观察术后3~1 2个月患者牙槽骨缺损区新骨生长,牙龈炎症消除,牙周袋深度,牙松动度情况.结果1 3例患者手术后伤口获得一期愈合,术后3~6月复查,牙龈无红肿、出血和溢脓,牙周袋普遍变浅,骨缺损区有新骨生长.结论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能促进新骨生长,具有骨引导作用,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它能应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7.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并发症内漏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时特有并发症内漏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对已施行腔内治疗3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部分患者并发内漏的原因、诊断、处理、结果及预后。结果 37例支架型血管放置完成后,13例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漏,其中I型6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不明原因1例,1期经相关技术处理后I型、Ⅲ型内漏完全消失。手术结束时原发性内漏发生率13.5%(5/37)。随诊发现原发性内漏3例自愈,2例转化为持续性内漏;另发现2例继发性内漏发生率13.5%(5/37)。随诊发现原发性内漏3例自愈,2例转化为持续性内漏;另发现2例继发发现人漏。本组患者晚期内漏发生率10.8%(4/37)。结论 引起漏血的原因可能与瘤颈形态、长度、成角、钙化、移植物选择、分支血管血液倒流等因素有关。强调术中发现并一期处理,术后应密切随访。增强CT、血管超声和MRA检查是术检后检测内漏的主要手段。对漏血量及瘤体有增大趋势的内漏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应用术中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等。方法对6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并于术中给予放射治疗。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等。结果术后随访3~19个月,中位随访10.3个月。64例患者中,1例(1.6%)于1年后局部复发;7例(10.9%)术后发生Ⅰ级放射性肺损伤,10例(15.6%)手术部位局部硬化,8例(12.5%)皮肤颜色改变,8例(12.5%)手术部位疼痛;美容效果方面,达到极好或较好水平共占95.3%(61/64)。结论术中放射治疗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可得到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同时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方法:1992年1月至2001年1月经手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3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手术中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2.6%。大部分病例有症状或肿块,11例有功能。术前B超、CT、MRI均能准确发现肿瘤。34例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8例(20.6%),良性26例(79.4%)。结论: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0.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宝庆  孔庆龙  李荣 《医学综述》2008,14(17):2703-270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危险性的评估,采用不同的切除范围进行手术。结果6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100.0%,10年生存率98.9%。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配合术后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