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静脉穿刺是护理操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如何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和提高穿刺率,也是多年来护理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我院对1216人次病人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法进行自我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药防治肿瘤化疗毒副反应50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光  孔平孝 《陕西中医》1990,11(11):485-486
为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作者用自拟的“防毒汤”,临床共观察509例,总有效率为96.90%,特效与显效为83.7%,临床既防治了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又顺利地完成了一个疗程的化疗,病人情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3.
孔平  高梦琪  孔慧 《解剖与临床》2012,17(2):137-140
目的:探讨苦参碱(MA)对阿霉素(ADM)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 g/L) MA、不同浓度(0,0.625,1.25,2.5,5,10 mg/L) ADM以及ADM(0.4 mg/L)与MA(0.5 g/L)合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I)单染检测MA(0.5 g/L)联合ADM(0.4 mg/L)诱导MCF -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以及药物浓度的增加,MA、ADM以及两种合用对MCF -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0.5 g,/LMA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低,仅为12.58%,0.4 mg/LADM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为35.12%;而0.5 g/LMA与0.4ng/LADM联合使用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为68.11%,明显高于ADM或MA单独使用.结论:MA、ADM及二者联用对MCF -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MA本身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低,但它能增加ADM诱导MCF -7细胞的凋亡率.MA可作为抗癌药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14.
探究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从而使课程成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120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科1995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120眼),其中男性46例,女性74例;年龄31-70岁,平均(55.0±1.6)岁;病程1-20年。右眼68例,左眼5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于2次以上泪道冲洗证实为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6.
1991~1997年间,我们用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54例,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共计 102例患者,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经大便菌群培养排除感染性肠炎。全部病例经乙状结肠镜(包括纤维结肠镜检36例)检查,均有程度不同的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形成,部分病例并经活检及钡剂灌肠检查证实。全部病例均符合CUC的诊断[1]。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其中男3…  相似文献   
17.
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征象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有无受侵、有无远处转移灶等方面。结果:36例GIST肿块大小不一,肿块大小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病灶形态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70)。肿块生长方式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601)。肿瘤强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关系见表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资料出现"牛眼征"(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缺血和坏死部分呈低密度,其余实质呈高密度增强)的交界组50%、恶性组83%。肿瘤强化方式与恶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3例肝内转移,1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36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表现。结论: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牛眼征,强化方式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肿块的形态、边缘、强化程度和生长方式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评估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肿块大小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判断最有特异性,且肿块直径大于5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明确的诊断为恶性GIST。  相似文献   
18.
沙蒿油乳剂对胃溃疡及胃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  孔平孝  谢人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21-1522
近年来发现沙蒿种子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我们从沙蒿籽中提取沙蒿油,制成乳剂,进行了系统的药理实验,现将其对胃溃疡和胃炎的作用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的选择沙蒿油用石油醚提取,沙蒿油乳剂浓度35%。实验动物:SD大鼠和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NO、NOS、ET含量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法和放免法检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NO、NOS及ET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NO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NOS、ET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血NO、NOS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NO、NOS、ET水平的检测对了解病情观察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佛参口服液(TFS)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用TFS治疗的71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分析,评定其生存质量、3年存活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并经实验用集落形成法测定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小鼠乳腺癌(EMT6)细胞肿瘤克隆原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应用以上3种肿瘤染料排斥实验测定对肿瘤细胞生长率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71例患者总缓解率为45.1%,有效率为71.8%,生存质量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1、2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5%、38.5%及10.8%,中位生存时间24.2个月。实验研究表明,TFS不但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和抑制单个细胞克隆的增殖能力;并且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和一定的量效关系,与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FS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有明显疗效,其抗癌作用与机体免疫力增强和直接抑杀肿瘤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