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4篇
  8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3敲除(OTUD3-/-)小鼠黑质核因子κB(NF-κB)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选取3只24月龄OTUD3-/-雄性小鼠(OTUD3-/-组)及其同窝野生型(WT)雄性小鼠(WT组)的双侧黑质组织,采用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K...  相似文献   
42.
戴锋  俞鹏飞  刘锦涛  姜宏 《中国骨伤》2020,33(5):414-41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预后转归。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53例,女22例;年龄18~58(35.62±9.96岁);病程5 d~6个月,平均(46.45±40.66) d。突出节段:L_(3,4) 4例,L_(4,5) 29例,L_5S_1 42例。放射痛左侧46例,右侧29例。选取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6个时间点对患者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LRT)、指地距统计分析。计算末次随访时(治疗后5年)JOA改善率,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分析治疗前、末次随访(治疗后5年)椎间盘突出物体积变化,计算突出物体积吸收率,观察突出物吸收情况;分析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之间关系。结果:71例患者完成随访,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JOA评分、SLRT、指地距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SLRT、指地距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改善率为(62.69±2.47)%,按照JOA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优26例,良26例,可14例,差5例,优良率73.24%;突出物体积由起始的(1 981.73±588.72) mm3减少至(1 011.82±395.47) mm3,总体吸收率(45.65±2.83)%,突出物发生明显吸收24例,部分吸收26例,未吸收19例,增大2例。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作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中等以上正相关(r=0.679,P0.001)。结论: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疗效,明确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特点及预后转归,同时部分患者发生"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椎间盘和不同突出类型、不同时间段内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Ⅰ(椎间盘不刺破组,模拟未破裂型突出)、模型组Ⅱ(椎间盘刺破组,模拟破裂型突出)、假手术组。并且取10 d、20 d、30 d三个时间段来观察。将所取得的大鼠椎间盘做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中椎间盘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模型组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模型组ⅡVEGF的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Ⅰ(P〈0.05);模型组ⅠVEGF的表达在各个时间段差异不大,模型组Ⅱ30 d和20 d 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10 d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有VEGF的表达,并且与突出类型和时间相关,后者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腰椎间盘破裂型突出后重吸收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DAC或5-aza-dc)对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DAC在不同浓度(0.1、0.5、1.0、5.0、25.0、100.0μmol/L)及不同时间(24、48、72 h)下对胆管癌细胞QBC939存活率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AC作用前后p53-bax凋亡通路DNA甲基化变化.结果 DAC对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72h 5μmol/L;经DAC作用后电镜下胆管癌细胞凋亡增加;胆管癌细胞凋亡发生率由DAC处理前的4.31%上升至处理后的43.04%;DAC作用前p53-bax凋亡通路中p14、DAPK抑癌基因甲基化,DAC作用后p14、DAPK抑癌基因脱甲基化.结论 DAC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一抑制作用是由于DAC脱甲基化造成的,DAC对胆管癌QBC939细胞p53-bax线粒体凋亡通路DNA甲基化的影响使细胞凋亡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5.
早期卵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治疗的356个移植周期2,967枚卵裂胚资料。结果将2,967枚卵裂胚分为早期卵裂胚组和非早期卵裂胚组,早期卵裂组优胚率显著高于非早期卵裂胚组(87.4%vs.62.9%,P〈0.01);将356个移植周期分为全部移植早期卵裂胚(A组)、部分移植早期卵裂胚(B组)和无早期卵裂胚移植(C组)三组,A、B组的临床妊娠率(53.3%vs.53.6%)、种植率(36.6%vs.32.1%)均显著高于C组(25.4%vs.14.9%,P〈0.05),且A组的多胎率显著高于C组(42.5%vs.19.4%,P〈0.05)。结论早期卵裂胚可作为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一个有效指标,选择性移植早期卵裂胚有助于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维持原二甲双胍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组注射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周期均为16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6周分别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以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HbAlc、FBG和P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吡格列酮相比,地特胰岛素较对单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这与地特胰岛素较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47.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 窄患者在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时,观察其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药物控制的疗效、围手术期有无并发症。结果:15例支 架放置全部成功,其中11例在进行颈动脉分叉部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6例出 现颈动脉窦反应,在使用阿托品和多巴胺后均恢复正常。术中及术后无与血液动力学相关的脑低灌注或高灌注并发症。 结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是CAS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通过药物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8.
①目的探讨黑质(SN)内注射不同剂量的FeCl3对大鼠纹状体(CPu)多巴胺(DA)释放量和含量的影响.②方法实验用SD大鼠32只,分成4组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9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 FeCl3溶液10 μg(Ⅰ组);8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FeCl3溶液20 μg(Ⅱ组);9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FeCl3溶液40 μg(Ⅲ组),3周后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FCV)监测纹状体D A的释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纹状体DA含量.③结果在FeCl3单侧损毁大鼠中,损毁侧CPu DA释放量的减少和DA含量的降低与注射FeCl3剂量之间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F=93.78,164.51,q=3.50~29.79,P<0.05).Ⅲ组损毁侧CP u DA的更新率[以(DOPAC+HVA)/DA表示]明显加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 6.22,q=22.32~22.72,P<0.05);而Ⅰ,Ⅱ组变化较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q=0.25,2.04,P>0.05).④结论黑质内Fe3+含量升高可使CPu内DA释放量和含量均降低,铁含量高可能参与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9.
溴敌隆颗粒毒饵防制家栖及农田鼠类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推广溴敌隆新剂型,掌握溴敌隆颗粒毒饵使用技术,给今后大面积灭鼠提供良好的交替更换杀鼠剂。方法在贵州省余庆等5县(区)对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防制家栖及农田鼠类进行药效试验。结果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对住宅区褐家鼠、黄胸鼠、农田黑线姬鼠的适口性较好,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投药后15d,对家栖和农田鼠类的平均防制效果分别为84.23%和85.72%,平均取食率分别为31.99%和33.20%。各示范区农田大面积防制效果均达80.00%以上。结论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是一种较理想的商品毒饵,可以作为贵州省重点地区大面积灭鼠的首选交替杀鼠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